重庆新闻网
从警近11年 四公里派出所民警赵军守护居民安全
中新网重庆 | 2021年10月25日 17:34

  中新网重庆新闻10月25日电(记者 贾楠)参加工作的近4000个日日夜夜,作为一名老社区民警,赵军工作十多年来一直保持一个工作习惯:人在社区。他的搭档唐斯诗透露:“赵军不仅仅是周一到周五在社区,有时候周末他也会跑到社区,去跟当地居民聊天。”

  为什么连周末都要到社区工作,难道可以挣加班工资?近日,在记者采访中赵军笑着解释了原因:“哈哈,哪有什么加班工资?这是本职工作而已。辖区出了任何事情我都要负责,每天去转转我心里也安心。我周末去社区一般都是便装,以便更好的和居民们交流,和他们畅所欲言。”将居民切身感受的不安因素,于无形之间统统化解,是社区民警赵军的追求,也是他社区工作的指南,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图为民警赵军向辖区居民普法宣传。南岸警方供图
图为民警赵军向辖区居民普法宣传。南岸警方供图

  鲜为人知的是,赵军虽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还考上了律师证。过去的学习经历给他的社区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他利用自身优势,不断强化普法工作的力度。“在下社区的过程中,我注重开展有关新民法典的相关法律知识的普及。我所在的辖区,以老人、小孩和社会闲杂人等居多,开法律讲座没人听,所以我把普法工作运用到了日常聊天当中。”

  当地居民梁女士对赵军的“话聊式”普法印象深刻:“赵警官跟我们闲聊时,讲了新民法典当中有关婚姻、家庭、财产分配等问题,让我们获益匪浅。不少居民涉及房屋拆迁后财产分割的问题时,都主动打电话找赵警官咨询。”

  居民懂法,便会自然而然地守法。赵军“话聊式”的普法,让“法治“的树苗逐渐在居民心中生了根,这让他的社区管理工作“轻松”了许多。

  近年来,公安部持续瞄准基层公安工作的痛点难点,推动警力下沉,让基层民警有更多的时间走进群众中间、倾听百姓心声。南岸区公安分局积极响应落实公安部改革举措,在赵军所在的派出所试点“一室两队”新型警务模式改革。说起这项改革,赵军感觉浑身充满了工作的激情与力量:“在过去,因为基层派出所人手有限,我们做的工作可以称为‘大杂烩’模式。除了要做好社区民警的本质工作外,还有临时任务(比如安保任务)和每周一天的值班备勤。其中,值班备勤不是简单的接报警电话和现场报警,而是从上午9点到下午5点,这段时间接到的任何警情都要负责跟进,包括做笔录、初步调查和立案等。我们派出所有10个警务区,如果发生在我的辖区,案子查起来就比较得心应手,可如果案子发生在其他同事的社区,我查起来就比较费劲了。”

  实施了全新的“一室两队”模式之后,赵军坦言工作效率大大提高:“现在我们的工作地点转变到了社区,每周我至少是5天在社区工作。轮到回所里值班备勤的时候,也是在社区工作到下午5点之后,才回所里值班。值班期间接的警,由综合指挥室统一调度,需要社区民警处理的小案,不再是值班民警跟进,而是分派给当地警务区的社区民警继续跟进。处理自己辖区发生的案子,效率自然就高了!”

  有更多的时间沉在社区,“一室两队”的模式让赵军更加如虎添翼。通过赵军的一系列的努力,他所管辖的社区今年曾连续三个月只有1起报警,他也赢得了居民的信任,“有问题找赵警官”已经成为了当地居民遇到问题后的第一反应,以至于他的电话成为了热线。

  不过对此赵军毫不介意:“现在天天在社区泡着,能给居民们排忧解难,将很多问题消灭于萌芽阶段,避免问题、纠纷上升为民事、刑事案件,其实也是给我自己减轻工作压力。”

  防范于未然,其实是社区工作的最高境界,这也是赵军和辖区居民的默契。(完)

责任编辑:钟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