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媒体人:期待开着大陆越野车在台湾吹海风

  • 两岸媒体代表探访重庆车企  感受“汽车第一城”发展活力
  • 两岸媒体代表重庆永川体验自动驾驶
  • 两岸媒体代表在渝品古风礼宴 沉浸式感受传统文化
  • 第十六届“重庆·台湾周”开幕
  • 第十六届“重庆·台湾周”将启幕

    两岸媒体探访“车轮上的重庆” 为台湾汽车产业发展寻良方

    9月10日至12日,两岸媒体代表走进重庆两江新区、璧山和永川,了解重庆汽车产业发展现状以及新能源汽车研发成果。

    两岸媒体探访永川 看“制造强区”何以乘势而上

    两岸媒体“双城记”采访活动12日走进重庆市永川区,包括台湾《联合报》、梅花新闻网和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两岸媒体,以及台湾知名时事评论员赖岳谦等人共...

    赖岳谦夫妇参访大足石刻 在重庆如愿“悟空”

    “这次过来参观大足石刻,主要是大陆游戏《黑神话:悟空》在台湾刮起‘游戏旋风’,探访游戏取景地的想法终于如愿了。”在重庆举行的两岸媒体“双城记”采访活动...

    赖岳谦夫妇在重庆永川体验自动驾驶

    “上车前并不紧张,只有新鲜、好奇和兴奋,但是当车辆真正启动时,心里还是有点紧张。行驶了一段路后,内心就真正放松下来,不再紧张了。”12日,台湾知名时事评...

    赖岳谦夫妇在渝品古风礼宴 沉浸式感受传统文化

    11日晚,两岸媒体“双城记”采访活动走进重庆市九龙坡区,20名两岸媒体代表在巴国城举行的全景沉浸式文化主题餐秀活动中,沉浸式感受这场古风礼宴。

    重庆市台协成立30周年 渝台同心共赴新征程

    重庆市台协成立于1994年6月,是由在渝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自愿结成的地方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团结引领在渝台商台胞,积极开展渝台经贸往来,促进两岸交流合作,助推...

    重庆22条政策支持台湾青年赴渝圆梦

    重庆鼓励和支持台湾学生来渝学习,包括支持台湾学生按规定就读该市各级各类学校;支持台湾大中学生来渝交流、短期研修;在渝学习期间,台湾学生看病就医,可与重...

    两岸媒体“双城记”采访活动启动

    “走进双城·见证成渝”两岸媒体“双城记”采访活动10日在重庆启动,包括台湾《联合报》、梅花新闻网和新华社、海峡卫视等两岸媒体,以及台湾知名时事评论员赖岳...

    翰墨传情 两岸艺术家在重庆以笔会友

    重庆市9月8日举办“丹青承文脉翰墨书渝台”书画笔会交流活动。渝台两地近20位书法、绘画、篆刻领域的艺术家齐聚一堂,弹古琴、挥毫泼墨,在技艺切磋中推动两岸文...

    倒计时3天!第十六届“重庆·台湾周”呈现4大特点

    由重庆市政府和国务院台办共同主办、两岸企业家峰会支持举办的第十六届“重庆·台湾周”将于2024年9月9日至13日在重庆(南坪)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举行,9月10日上午举...

    招商引资会……第十六届“重庆·台湾周”干货多

    在9月4日举行的第十六届“重庆·台湾周”新闻发布会上,重庆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陈全介绍,本届台湾周将举办活动开幕式、重大台资项目签约仪式、市情推...

    好吃好玩还好逛!快来2024台湾名品展打卡

    9月4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第十六届“重庆·台湾周”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本届“重庆·台湾周”期间,将举办2024台湾名品展,邀请到来自台北市、金门...

    重庆推动渝台融合发展 十年累计吸引台企819家

    10年来,重庆累计吸引台企819家,合同台资54.85亿美元,推动渝台贸易额从2013年的100多亿元人民币到650亿元人民币,渝台融合发展向更高水平、更宽领域迈进。

    重庆市台协成立30年 将举办系列庆典活动

    据介绍,30年来,重庆市台协积极开展渝台经贸往来,促进两岸交流合作,助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至今,协会会员已有近300个。

    两岸媒体记者参观汽车制造工厂 感受智能出行
    两岸媒体记者在重庆赴一场盛宴
    赖岳谦在重庆体验无人驾驶:非常好 安全
    赖岳谦夫妇走进庄奴的“小城”
    两岸媒体“双城记”采访活动启动
    两岸企业家在渝共谋信息通信赋能数字经济新机遇

    23名海外台胞台商点赞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两岸媒体记者走进璧山 探索当地以“新”提质促发展

    两岸媒体走访两江新区 感受制造到“智造”的蜕变

    两岸媒体“探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机遇

    渝论场丨亲望亲好 共建渝台“大交流”

    两岸企业家在渝共谋信息通信赋能数字经济新机遇

    重庆市台协成立30周年:携手同心、共绘新篇

    第十六届“重庆·台湾周”将集中签订重点项目8个

    两岸企业家在渝共商信息通信赋能数字经济

    台湾旅行商在渝考察 冀两岸旅游行业加强交流

    重庆文旅亮相2024海峡两岸台北夏季旅展

    近百名台商走进重庆 寻投资兴业机遇

    重庆推动渝台融合发展 十年累计吸引台企819家

    渝台融合发展走深走实 2023年新增台资企业86家

    赖岳谦夫妇参访大足石刻 在重庆如愿“悟空”
    大足石刻是重庆市大足区境内摩崖造像的总称,始凿于初唐,至两宋达到鼎盛。其规模宏大、雕刻精美、题材多样,5万余尊石窟造像代表公元9世纪至13世纪世界石窟艺术的最高水平,被誉为“世界石窟艺术史...
    赖岳谦夫妇在渝体验自动驾驶:从好奇到紧张,再从紧张到放松
    12日,台湾知名时事评论员赖岳谦及夫人周玉琴来到重庆永川体验自动驾驶,了解“聪明的车”是如何在“智慧的路”上安全行驶的。
    2024台湾名品展在重庆启幕
    9月10日,2024台湾名品展在重庆启幕,来自台北市、金门县、彰化县等地的120家台湾企业来渝参展。展览现场,凤梨酥、特色海苔、陶艺品、高山乌龙茶等各种台湾特色商品吸引众多市民前来选购。
    翰墨传情 两岸艺术家在重庆以笔会友
    重庆市9月8日举办“丹青承文脉 翰墨书渝台”书画笔会交流活动。渝台两地近20位书法、绘画、篆刻领域的艺术家齐聚一堂,弹古琴、挥毫泼墨,在技艺切磋中推动两岸文化艺术交流。
    台湾美食节在重庆举办 宝岛风味吸引市民尝鲜
    9月22日,重庆新光天地第三届台湾美食节开幕,150余家台湾品牌、老字号商家抱团来渝,献上千余种正宗宝岛风味美食,吸引市民前往尝鲜。
    身着华服品古风礼宴 台青舞乐声中“对话”历史
    7月16日晚,在重庆市巴国城举行的全景沉浸式文化主题餐秀活动中,悠扬的古风乐曲传至耳畔。舞乐声中,近40名两岸青年沉浸式感受这场古风礼宴。
    台湾少数民族代表访渝 寄望两岸青年民俗文化交流
    5月12日至17日,由台湾少数民族代表和岛内高校大学生组成的参访团将在一周时间里,感受重庆深厚的人文底蕴和经济社会发展,交流渝台民俗文化,密切渝台少数民族往来。
    展台湾商品魅力、品宝岛美食风味 重庆将举办2024台湾名品展
    9月10日至15日,重庆(南坪)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将举办2024台湾名品展,展示台湾商品的独特魅力和美食的别样风味,持续深化渝台融合发展。

    赖岳谦夫妇在渝品古风礼宴 沉浸式感受传统文化

    两岸媒体“双城记”采访活动走进重庆市九龙坡区,20名两岸媒体代表在巴国城举行的全景沉浸式文化主题餐秀活动中,沉浸式感受这场古风礼宴。

    台胞走进重庆苗乡感受“民族风”

    在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举行的2024第十三届中国乌江苗族踩花山节上,由台湾少数民族代表和岛内各界人士组成的百余人参访团,现场感受苗乡儿女齐歌共舞的“民族风”。

    12所台湾高校师生来渝了解大陆西部山地城镇发展

    来自12所台湾高校的78名师生将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了解大陆西部山地城镇正在开展的资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地质安全保障体系,亲身体验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历史文化。

    台湾女婿“登陆”十七载 走南闯北科普健康理念
    台湾青年重读余光中:大陆既是乡愁又是机遇
    两岸大学生新媒体创客营在重庆开营
    台胞在渝创女装品牌五年:从“1”到“100+”
    成渝台青联合发布“结对计划”共享川渝双倍机遇
    川渝台办协同将加快川渝台青年双创融合发展
    “00后”台青创业青春:“大陆生活是最精彩的部分”
    两岸青年共话逐梦之旅:多来大陆看一看、听一听
    台湾中医康复师:希望将中医理念传递给两岸同胞
    台青大陆经营“24小时健身房” 自助健身创新出圈
    台籍教师扎根重庆10年:挖掘学生无限可能
    2024渝台青年新锐艺术联展启幕
    两岸夫妻重庆奋斗“咖啡事业”成“最佳搭档”
    台湾青年登陆收获事业与爱情:成为两岸的纽带
    台胞扎根重庆17年 感受大陆制造业的蓬勃
    【人民日报】第十六届“重庆·台湾周”开幕
    第十六届“重庆·台湾周”10日在重庆开幕。大会集中签订两岸经贸合作重点项目9个,投资总额达118.7亿元(人民币,下同),涉及新能源、创业服务、新材料等领域。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海峡飞虹】小城故事多:台湾词作家庄奴与重庆璧山的不解之缘
    1990年,庄奴来到重庆,机缘巧合认识了比他小23岁的重庆妹子邹麟。经过两年的相处,他们结婚了。婚后,庄奴几乎大半时间都呆在重庆。2012年4月,庄奴在饱览璧山美景后,不禁发出“美丽璧山就是我心中...
    【重庆日报】两岸媒体团打卡璧山:为中国企业领先世界由衷自豪
    9月11日,“重庆·台湾周”两岸媒体“双城记”采访活动进入第二天,媒体团一行走进璧山区,感受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毗邻地区的人文底蕴和科技创新活力,探索两岸产业合作新机遇。
    【厦门卫视】第十六届“重庆台湾周”今天开幕 共享西部发展新机遇
    第十六届“重庆台湾周”10日在重庆开幕,活动为期五天。这也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后,西部地区首个由国务院台办和地方政府共同主办的两岸重大综合性交流活动。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海峡飞虹】“共享新机遇 共创好未来”:第十六届“重庆·台湾周”精彩启程
    由重庆市政府和国务院台办共同主办、两岸企业家峰会支持举办的第十六届“重庆·台湾周”9月10日在重庆开幕。来自海峡两岸的工商企业家、政要及知名人士、岛内工商团体负责人、两岸青年群体、基层代表...
    【华龙网】台湾嘉宾来渝参访交流 被重庆厚重历史深深触动
    9月5日至11日,第十六届“重庆·台湾周”的重要分项活动——第十二届“寻找抗日足迹,共谋和平发展”渝台基层交流活动在重庆举行。此次活动特邀50名来自台湾的嘉宾,跨越海峡,汇聚山城,开启参访交...
    【新华社】港澳台简讯:两岸专家共话信息通信合作发展新路
    9月10日下午,两岸信息通信合作发展研讨会在重庆举行,来自两岸通信产业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120余人参加了会议。
    【光明日报】第十六届“重庆·台湾周”在渝开幕
    9月10日,以“共享新机遇 共创好未来”为主题的第十六届“重庆·台湾周”在重庆开幕。
    【华龙网】重庆市台协三十年成就显著 多措并举助力渝台经济发展
    自上世纪80年代海峡两岸交流大门打开后,一批批台资企业纷纷落户重庆,重庆日益成为台湾同胞投资兴业、西进发展的热土。9月10日晚,重庆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30周年感恩晚会在渝举办。
    【重庆日报】第十六届“重庆·台湾周”两岸信息通信合作发展研讨会召开
    9月10日,主题为“数智赋能 携手未来”的第十六届“重庆·台湾周”两岸信息通信合作发展研讨会在渝召开。
    【华龙网】渝论场丨亲望亲好 共建渝台“大交流”
    1987年底,两岸交流合作的大门开启,渝台往来大部分以返乡探亲、商务考察、观光旅游为主。仅1987年到1992年,来渝台胞便达20余万人。高峰期,赴渝台胞近15万人次/年、重庆赴台旅游人数亦接近7万人次...
    【上游新闻】两岸媒体“双城记”采访活动在重庆两江新区启动
    9月10日,“走进双城·见证成渝”两岸媒体“双城记”采访活动在重庆两江新区启动。本次活动旨在更好地向两岸同胞展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和建设新成效,推介川渝两地的海峡两岸产...
    【上游新闻】第十六届“重庆·台湾周”开幕 签约9个项目总投资118.7亿元
    9月10日,第十六届“重庆·台湾周”在重庆开幕。本届“重庆·台湾周”由重庆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台办共同举办,两岸企业家峰会支持举办,以“共享新机遇·共创好未来”为主题,以加强两岸青年交流和促...
    【上游新闻】2024台湾名品展在渝开展!快来感受地道的台湾风情
    9月10日,第十六届“重庆·台湾周”在重庆开幕。作为本届“重庆·台湾周”分项活动, 2024台湾名品展在重庆(南坪)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二号馆C区同步举办,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体验地道的台湾风情。
    【新华社】第十六届“重庆·台湾周”开幕 聚焦渝台合作新篇章
    第十六届“重庆·台湾周”10日在重庆开幕。开幕式上,集中签订两岸经贸合作重点项目9个,投资总额达118.7亿元人民币,项目涉及新能源、创业服务、新材料等领域。
    【华龙网】第十六届“重庆·台湾周”两岸信息通信合作发展研讨会在渝召开
    9月10日下午,主题为“数智赋能 携手未来”的第十六届“重庆·台湾周”两岸信息通信合作发展研讨会在渝召开。来自两岸通信产业各界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120余人参加了会议。 两岸信息通信...
    【华龙网】台湾青年来渝见习 每人每月最高补贴1500元
    9月10日下午,海峡两岸青年逐梦重庆就业创业研讨会在重庆市大渡口区举行。本次研讨会以“共享新机遇、共创好未来”为主题,旨在搭建渝台青年交流沟通平台,提升台湾青年来渝发展意愿。
    【上游新闻】“丹青承文脉 翰墨书渝台”书画笔会交流活动在渝举行
    9月8日上午,伴随着悠扬的古琴声,第十六届“重庆·台湾周”分项活动之一——“丹青承文脉 翰墨书渝台”书画笔会交流活动在重庆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举行。两岸书画家们泼墨挥毫,以笔会友,展开了一...
    【华龙网】翰墨丹青连渝台 书画笔会交流活动开启两岸文化之旅
    9月8日,由重庆市政府台办、台盟重庆市委会、重庆市政府文史馆、重庆市台联联合主办的第十六届“重庆·台湾周”分项活动——“丹青承文脉 翰墨书渝台”书画笔会交流活动,在重庆市政府文史馆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