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出口总额5819.8亿元,同比增长12.3%,其中,出口4008.3亿元,增长10.6%;进口1811.5亿元,增长16.2%,增速均高出全国整体水平。这是今年前三季度,重庆交出的外贸成绩单。
当前,世界经济出现逆全球化趋势,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给外贸带来巨大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重庆能保持两位数的强劲增长,实属不易。增长动力来自哪里?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动力来自机电产品——
机电产品出口占总额超六成,其中电动汽车出口97.9亿元,增长69.1%
10月9日,1650辆“重庆造”汽车从广西钦州港启航发往中东,创下了钦州港口岸单批次车辆出口的纪录。这批货物由长安汽车组织,涵盖客车、轿车等多款车型,货值约2.3亿元。
在“海纳百川”行动赋能下,长安汽车出口量不断攀升。数据显示,今年1—9月,长安汽车海外销量465305辆,增长10.7%。
重庆其他车企也加速拓展国际版图。
赛力斯中东版AITO系列车型在今年慕尼黑车展上亮相,并宣布这三款车型已获得阿联酋市场准入认证,即将在当地上市,这意味着赛力斯将借此打开中东市场。
随着重庆着力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实施“渝车出海”计划,“重庆造”汽车,特别是新能源汽车正成为重庆外贸的重要增长点。重庆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市汽车出口337.3亿元,增长6.4%,其中电动汽车出口97.9亿元,增长69.1%。
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包括汽车在内的机电产品是我市外贸出口的主力军。以前,我市机电出口产品主要是笔电,近年来通过不断优化外贸结构,机电产品出口种类越来越丰富。
尽管全球笔电市场订单有所萎缩,但重庆作为全球最大的笔电生产基地,出口值仍保持高位稳定,前三季度出口1132.8亿元,出口值位居全国首位。
手机、摩托车等产品出口总额继续稳定增长,分别出口437.3亿元、198.6亿元,分别增长44.3%、37.9%。在这些产品的助力下,前三季度,我市机电产品出口总额达到3608.2亿元,占全市出口总额超六成。
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机电产品是重庆出口的“压舱石”,重庆一直在尽全力稳住机电产品的出口,例如实施“渝车出口”计划、帮助笔电企业拿订单、为相关上下游企业对接客户等。此外,重庆还持续发挥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等开放通道的支撑作用,为重庆机电产品出海提供更便捷的物流选择。
动力来自外贸主体——
做外贸的企业越来越多,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超4900家,创下历史新高
10月初,重庆枢纽港产业园内,重庆桔瑞森装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桔瑞森)生产车间的生产线“火力全开”,每小时能生产超级刨花板1200多张。
桔瑞森是一家专注于高端刨花板生产的企业,年产超级刨花板30万立方米,广泛应用于橱柜、家具、音响等高端木制品制造领域。因其生产全程无醛添加,符合国际环保标准,受到海外市场认可。
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每月出口量近2万张,月销售额达100万元。
园区另一家企业重庆科马工贸有限公司生产的汽油、柴油发动机、发电机组等产品,80%以上出口到意大利、墨西哥、尼日利亚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
类似的案例,在重庆枢纽港产业园内还有很多。
例如,重庆璨月新材料有限公司在泰国布局生产基地,重庆万虎机电有限责任公司在非洲市场建立多家“万虎服务快修中心”,加快海外市场布局。
据统计,园区目前规上外贸企业20家,上半年外贸进出口额58.1亿元,同比增长10.1%。
重庆枢纽港产业园的欣欣向荣,是重庆外贸的一个缩影。
重庆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前三季度,重庆市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数量超4900家,创下历史新高。其中,有进出口实绩的民营企业增加615家,增长16.5%;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达2776.3亿元,增长24.1%。
动力来自贸易伙伴——
朋友圈不断拓展,除了最大贸易伙伴东盟,中亚、中东等新兴市场也开始发力
对外投资是拉动外贸增长的另一重要因素。
今年5月,长安汽车泰国罗勇工厂投产仪式暨全球累计产量2859万辆下线仪式在泰国罗勇府举行。按照规划,罗勇工厂一期规划产能10万辆,供应泰国并辐射澳、新、英、南非等右舵市场,2027年产能将达20万辆。
今年9月,威马农机股份有限公司在泰国建设的诺威斯动力设备有限公司也已投产。该基地与重庆总部共同形成18万平方米现代化工厂、20余条智能化流水线的产能布局。“现在我们年产能突破百万台,正在加速推进欧洲、俄罗斯商务处的网络建设,并准备进一步开拓其他新兴市场。”威马农机相关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重庆一直在努力开拓多元化市场,其中,与RCEP成员国的投资合作逐渐增加,也是我市外贸得以持续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今年前三季度,东盟依旧是我市最大的贸易伙伴,重庆对东盟进出口997.6亿元,增长24.2%。
在中亚、中东等新兴市场,重庆也开始发力。例如,重庆水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今年中标了合同金额近6000万元的尼泊尔某水电站机电总包项目,这也是该企业在尼泊尔打造的第十个机电总包项目。
“东盟、中亚等地区,正在成为全球经济的新增长点。”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重庆抢抓RCEP生效和共建“一带一路”机遇,主动对接新兴市场,有效对冲了传统市场需求放缓带来的影响。
今年前三季度,重庆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2640.8亿元,增长11.8%;对拉美、非洲、中亚等新兴市场进出口分别增长17.5%、38%、76%。
该负责人还表示,后续,重庆将继续深化与这些新兴市场的合作,推动外贸对象实现从“点状突破”到“全面开花”的转变,为未来重庆外贸的持续增长奠定坚实基础。(记者 杨骏 实习生 李俊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