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重庆新闻8月21日电 题:捍卫群众身边的食品药品环境安全 江北民警宋锡迅的刀锋“侦”守
中新网记者 贾楠
2021年,重庆市公安局江北区分局食品药品环境犯罪侦查支队成立,辗转于交巡警和经侦岗位工作的宋锡迅,被调至这个对他来说崭新又神秘的警种。如今,身为食药环侦支队探长的宋锡迅足迹已几乎遍布全国,参与侦办各类案件200余起,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荣获个人嘉奖5次,并入选重庆市公安局专家人才库。
食药环案件往往是团伙式犯罪,环节多、链条长,作案窝点隐蔽,侦办过程不仅要精准、快速,更要全链条打击,做到斩草除根。
宋锡迅提到,他曾经办过一宗假冒注册商标案,犯罪团伙的反侦查能力特别强。于是他摒弃了就案查案的传统思路,从犯罪嫌疑人的少量信息入手,发现犯罪团伙的窝点选址极其隐蔽,现场环境非常复杂:两面环山,一面是河,一条小路通往制假窝点,小路周围不仅有犯罪团伙安装的摄像头,还安排了团伙成员负责望风。一有风吹草动,犯罪分子就会四散而逃。为了避免打草惊蛇,办案人员在布满荆棘、乱石,还有各种蛇虫出没的野山林中摸索,终于在十多天后摸清了团伙的藏身处。
“为防止被发现,我们提前进行了周密部署,由前期侦查人员带领几路小队分头合围、突击收网,将全部嫌疑人悉数抓获。”宋锡迅回忆道,在收网现场,他敏锐发现污染环境犯罪的线索,并成功牵出“7.12”环境污染“案中案”,实现了“一案双打”的侦办效果。
因为牵头办理过6起全国集群战役相关专案,宋锡迅在跨区域协作方面颇有心得。“最关键的是建立畅通的沟通机制。我们创建了‘一案一策’工作模式,每个案件建立专门协同信息机制,实现紧密联动。”
2023年6月,宋锡迅从一条销售肉毒素线索入手,凭借敏锐侦查意识和扎实研判功底,成功锁定一个横跨多省、利用境外软件联络、通过快递销售的犯罪网络。他灵活运用多种侦查方式,迅速摸清了团伙架构、嫌疑人身份及活动规律。
在这次集群战役中,宋锡迅协同其他省区市警方同步收网。“时机把握最重要。我们提前一个月就开始筹备,制定详细的收网方案,确保将该团伙一网打尽。”这次行动中,他实时指挥各收网小组,实现多个点位同步收网,最终抓获犯罪嫌疑人41名,捣毁全国范围内3处医美黑产点和2处生产窝点,查获假肉毒素9.7万余瓶、麻膏150余公斤以及各类假冒包装、医疗器械一批,涉案金额超过2亿元,从源头上有效防止了重大医疗事故的发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