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微信小程序<重庆新闻网分享图制作工具>扫码
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沙坪坝“八五”普法走出法治润万家新路径
2025-08-20 17:20:58 来源:中新网重庆

  中新网重庆新闻8月20日电 枯燥晦涩的法条变身爆款短视频,大学生志愿者用游戏解读“法律密码”,“法律明白人”用乡音巧解千千结……近日,在重庆市沙坪坝区,一场覆盖全域的普法变革,悄然激活了基层法治生态,让法治如春风化雨,融入百姓日常。

  指尖上的法治课:让小屏幕撬动大普法

  “退休老人在直播间找到‘真爱’,结果竟是诈骗陷阱!”《第二春》普法小视频在“沙区司法”抖音号发布后,因情节真实、直击老年群体痛点,引发强烈共鸣。这不仅是该局新媒体普法的一个鲜活案例,更是其依托大数据实现“精准滴灌”的创新实践。

  如何让法律知识精准触达目标人群?沙坪坝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运用‘用户画像+定向推送’策略,分析平台用户标签,实现普法内容‘靶向投送’。”让“法言法语”变得鲜活可感,是该局坚持“需求导向”的关键。线上抓取抖音留言高频词,线下依托社区网格员收集民情,持续为内容创作提供源头活水。

  自2023年运营以来,“沙区司法”抖音号累计推出普法短视频147条、开展法治直播22场,吸引粉丝9.6万余人,收获点赞40.4万余次,总播放量突破3000万人次。《扶不扶》《宪法和我有什么关系》等作品获市委网信办优秀奖,《男人的默契》《强迫交易》《非要不可》等更在川渝法治微视频大赛中屡获殊荣。当法律知识搭载新媒体快车,“指尖学法”已成为沙坪坝区普法新日常,为“八五”普法注入了强劲的数字化动能。

  青春力量进基层:校地联动织就普法“星火网”

  “父母出资的婚房离婚时怎么分?”在沙坪坝街道社区会议室,重庆大学法学院学生周苗抛出的问题引发居民热烈讨论。这场聚焦《民法典》的“解锁婚姻法新密码”互动课堂,正是区司法局深化校地合作、共建“沙磁法韵·星火燎原”大学生志愿普法宣讲团创新普法形式的典型缩影。

  校地合作的活力在校园也同样绽放。树人博文小学的课堂上,四川外国语大学学生将经典动画《哪吒》转化为普法教材——敖丙替考揭示考试作弊责任,哪吒遭遇歧视映射人格权保护……同时让孩子们在“法治飞行棋”游戏中破解50道法律难题,在欢笑声中领悟“年龄小≠法律免责”。

  据悉,自沙坪坝区司法局与重庆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来,双方共建机制不断夯实,大学生志愿者将晦涩法条转化为‘听得懂、玩得转、记得住’的趣味课堂,有效破解传统普法吸引力不足难题。今年以来,累计开展70余场活动,接受“线上+线下”法律咨询750余人次,覆盖群众近5000余人次。校地合作的模式不仅为学子提供宝贵实践平台,更以青春视角与创新形式为基层普法注入蓬勃动能,成为推动法治精神深入基层、融入日常的一支不可或缺的青春力量。

  “法律明白人”坐镇:用乡音俚语巧解万家结

  在沙坪坝区回龙坝镇聚龙城社区,“法律明白人”何丽娟的名字,是许多居民遇到烦心事儿时最先想到的。这位扎根基层三十余年的社区书记,不仅是社区的“老熟人”,更是居民信赖的法治“贴心人”。

  “多亏何书记,不然这墙真不知要吵到啥时候!”刘阿姨看着修复的墙面感慨道。此前,邻居李阿姨家漏水致其客厅墙面严重脱落,双方争执不下,矛盾一触即发。何丽娟闻讯立即介入,精准锁定漏水源头为李家脱落的净水器水管。她以法为盾阐明维修责任,以理服人、以情增效,最终双方和解:李阿姨维修设备并支付墙面维修费。

  这场高效化解的邻里纠纷,正是沙坪坝区“1名顾问律师+N名法律明白人”联动机制在基层精准落地的生动体现。全区980余名“法律明白人”覆盖161个村(社区),服务群众2.7万余人次。他们如嵌入社区网格的“法治种子”,担当政策法规的“宣传员”、社情民意的“信息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不断让法治触角延伸至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精准普法是提升法治素养的重要路径。”沙坪坝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在‘八五’普法工作成果的基础上,持续创新机制,以新媒体赋能精准覆盖,借青春力量活化形式,推动“法律明白人”深耕基层,构建起多维立体的普法新格局,让法治信仰在居民群众心中落地生根,切实让法治阳光透过生动实践照亮千家万户。(完)

【编辑:陈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