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微信小程序<重庆新闻网分享图制作工具>扫码
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南川基层消防治理见闻:老何和他的“移动消防课堂”
2025-08-13 21:29:27 来源:中新网重庆

  中新网重庆新闻8月13日电 8月的南川,烈日炙烤着灌坝社区的柏油路面。下午2点刚过,消防员江豪和灌坝社区消防志愿服务队的何伯路(下称“老何”)已经出现在小区里。老何穿着印有“消防志愿者”字样的红马甲,手里拿着一叠宣传资料,和穿着“火焰蓝”制服的江豪形成鲜明对比,却在小区里收获了同样多的问候。“老何,又来巡查啊!”居民们热情地招呼着,仿佛老何是他们中的一员——事实上,他也确实是。

图为活动现场。zho
图为活动现场。受访者供图

  在一处公共门厅内,一辆电动自行车格外扎眼。老何皱起眉头,快步走上前去。江豪默契地跟上,两人围着电动自行车仔细查看。“这车停这儿多久了?”老何问路过的居民。“好像昨晚就在了。”得到答复后,老何立刻掏出手机,拍下照片上传到社区消防工作群。这时,物业联系到车主匆匆赶来,看到消防员和志愿者站在自己车前,显得有些局促。“你好,电动自行车不能停在公共门厅啊。”老何的语气温和却坚定,“万一起火,这栋楼的人都危险。”江豪也向车主宣传电动自行车安全知识。“我们小区有集中停放点,还有充电桩,安全又方便。”老何边说边帮着推车。

  这样的场景在社区不断上演。老何和江豪一栋一栋地走访排查,检查消防车通道是否畅通,查看灭火器是否过期,提醒居民清理阳台杂物。排查期间,老何拿出“高楼消防码”宣传单,向各小区居民讲解使用方法:“扫码后,能一键上报隐患。”江豪则向大家讲解“一码预警、一码除患”功能,同时还用手机向大家播放高层建筑火灾警示片。画面中,浓烟快速向上蔓延,触目惊心。“所以千万不能把电动自行车停在疏散通道、公共门厅等区域!”老何适时强调。居民们看得入神,不时发出惊叹。

  在逐步的排查中,还发现一栋的消防通道堆满了纸箱。老何立刻联系物业,叮嘱工作人员及时清理,等清理完后才放心地离开。“以前觉得这些事有物业管,现在明白了,消防安全人人有责。”参与清理的一小区居民说。老何擦擦汗笑道:“就是这话!社区安全靠大家。”

  夕阳西下,一天的排查宣传接近尾声。老何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隐患点和整改情况,江豪的手机里存了几十张巡查照片。分别前,两人约好明天继续走访下一个小区。看着老何远去的背影,江豪感慨:“有老何这样的社区消防志愿者,我们的工作好做多了。”而此时的老何,并没有直接回家。他习惯性地绕道走向社区边缘的几栋老居民楼,那里住着独居老人,是他最关注的地方。这堂生动的“移动消防课”,在炊烟袅袅的黄昏里继续着,从一个楼道传到另一个楼道,从一位居民传到另一位居民,在夕阳的余晖中继续着。(完)

【编辑:马佳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