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重庆新闻7月26日电(记者钟旖)“这套书,是对我童年生活的成长记录,也是离开小学校园,迈入更广阔世界的一份礼物。”26日,正在重庆举行的第33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上,12岁的重庆市青少年作家协会首批会员康嘉洋谈及作品《我是中华女孩》如是说。

由线装书局出版的《我是中华女孩》于今年4月正式出版。作者康嘉洋是刚毕业于重庆市人民小学的学生。这部四十万字的纪实体诗文集以《爱的天空》《嘉洋习作》《嘉洋演绎》三部分,全面见证、记录了其成长足迹。翻开书作,《小鸡仔“花小跳”和“小黄毛”》《禹王宫赶庙会记趣》《我家有只小猫咪》《我和孙悟空过一天》等文章,读来童趣满满,充满想象。
“出版书的动因是在我10岁生日时,家人提议用书籍的方式将成长经历记录下来。”康嘉洋说,10岁、11岁不仅是萌芽、生长的阶段,更是学习、践行和养成感恩意识的阶段。通过3年时间打磨,她将生长过程中的感恩点滴放入书中,结集出版。

康嘉洋介绍,书本主体是她从小学开始写的日记、学校布置的作文、参赛的文稿、朗诵的诗词等等,“稚嫩、不足和瑕疵在所难免,好在犹如低吟浅唱,笔耕所思所想、所见所闻,与大小朋友们共同分享。”
提及写作,不得不提到“阅读”在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康嘉洋称,阅读于她而言,像是一颗种子,早早便在心中种下,“从我半岁起,妈妈就注重阅读启蒙,教我读绘本、看画报”。随着年龄增长,康嘉洋的“书单”愈发广泛,名著类、动物小说、文言文、当代文学等均有涉猎。课业不繁重时,康嘉洋每天坚持读书2小时以上,至今其藏书早已过千册。
“读书的好处有很多,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和阅历,也带给我不同的体验。”交谈中,康嘉洋向记者展示其随身携带的在读书籍《人间草木——汪曾祺精选集》。翻开书页,可见密密麻麻的标注。“我喜欢在书上批注感受、想法,勾画好词好句。这些都能激发我的文学素养,提升文化底蕴。”康嘉洋说。

“《我是中华女孩》这本书名是我自己取的,意为无论走到天涯海角,我都是一个中国女孩。”据介绍,近年来,康嘉洋多次以少年代表身份出席国际性场合,在历练中不断蜕变。面向未来,这位准初中生表示,“阅读”的种子已在充满爱的生活中生根发芽,“这是一个好的开始,我期待在写作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