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微信小程序<重庆新闻网分享图制作工具>扫码
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30年,两代人的守望:超大城市治理中,一位烈士父亲的“永不退役”
2025-07-23 15:58:22 来源:中新网重庆

  中新网重庆新闻7月23日电 题:30年,两代人的守望:超大城市治理中,一位烈士父亲的“永不退役”

  近日,夕阳的余晖洒在重庆南川区东城街道灌坝社区的老旧楼宇间,76岁的何伯路手里攥着一本泛黄的记录本,步履缓慢却坚定地穿行在狭窄的楼道里。他的指尖轻轻抚过斑驳脱落的墙皮,那一刻仿佛在触摸岁月的痕迹。

  30年前,他的儿子——武警战士何天才,在执行任务时壮烈牺牲,生命永远定格在24岁。

  儿子牺牲之后的30年时间里,这位已经年近八旬的老父亲,用脚步丈量社区的每一寸土地,用坚守续写英雄的故事。

  从悲痛到坚守:一位父亲的“重生”‌

  1995年7月,年仅24岁的武警战士何天才牺牲的消息传来时,父亲何伯路的世界仿佛在一瞬间崩塌。

  由于过分悲痛,何伯路一度闭门不出,直到看见儿子留下的那些见证烈士忠诚的物件,让他明白:悲痛不是终点,传承才是对英雄最好的告慰。

  他主动参加社区基层服务,选择用最朴实的方式延续儿子的奉献精神:“我不能沉浸在悲伤中停滞不前,而是应该像儿子一样,继续为社会贡献力量。”

图为何伯路在巡逻。
图为何伯路在巡逻。南川区委宣传部 供图

  ‌老社区的“安全密码”:30年,数万公里‌

  如何在复杂密集的钢筋混凝土的现代城市中,教导居民普及新的安全防火知识,一直是超大城市治理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而南川区东城街道的灌坝社区,正是超大城市治理的一个缩影。

  这是一个典型的老旧小区,电线老化、消防通道堵塞等问题层出不穷。

  对于这样的超大城市治理重点和难点,何伯路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他自创了一套“晨昏巡查法”。他的工作记录本里写道:

  ‌清晨6点‌:检查社区电线是否老化,确保都能正常使用。

  ‌午后3点‌:记录电动自行车停放情况,挨家挨户提醒居民安全用电。

  ‌晚间7点‌:看完《新闻联播》后二次巡查,夜晚的巡查重点是路灯照明、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和消防设施状态,确保夜间安全。

  ……

  2022年冬天,他在巡查时闻到一股焦糊味,循着气味,他发现两位高龄老人家里的电动取暖桌正在冒烟,覆盖的布罩已经起火,火势即将失控。何伯路没有丝毫犹豫,抓起湿床单盖在老人身上,迅速将他们转移到安全地带,随后用灭火器扑灭了火源。

  “要不是老何,我们这把老骨头就交代了。”获救的老人紧紧握着他的手,泪流满面。

  在何伯路身上,这样参与超大城市基层治理的事例还有太多太多:30年间,他在社区安全巡查走过的里程数达到了数万公里。

图为何伯路在巡逻。
图为何伯路在巡逻。南川区委宣传部 供图

  ‌永不退役的“消防志愿兵”:英雄精神的当代传承‌

  2025年,南川区推行消防安全“1+2+N”机制,“1+2+N”即由1名专业消防员、1名社区网格员+1名志愿者、社区微型消防站工作人员、物业管理人员等群防群治力量,何伯路成为首批上岗的社区消防志愿者。

  在灌坝社区二楼,有一个名为“老何工作室”的房间,那是何伯路常驻的社区工作地。

  这个工作室和消防部门的“青蓝”驿站挨得很近,同时也方便何伯路与消防部门一起开展消防工作。

  在日常的消防宣传中,何伯路不仅帮忙发放宣传手册,还会用当地方言向老年居民讲解火灾逃生技巧。遇到行动不便的老人,他还会上门演示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南川区委宣传部供稿
图为何伯路在巡逻。南川区委宣传部 供图

  ‌让人感动的“平安守护者”:诠释一位英雄父亲的担当

  何伯路的坚持感动了许多人,社区工作人员、群众及经常来往的消防员都亲切地称他为“老何”。

  他用平凡的坚守,诠释了一位英雄父亲的担当,也让儿子的精神在社区中生根发芽,激励着更多人投身公益事业。 

  “老何是灌坝社区的‘平安守护者’。作为英雄的父亲,他本可以安享晚年,却选择默默奉献,用脚步丈量社区的每一个角落。”灌坝社区党委委员曾祥文说。

  灌坝社区第九党支部书记周锡容表示:“老何不仅是英雄的父亲,更是我们身边的榜样。他的付出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温暖。”

  记者从南川区消防救援局了解到,何伯路在灌坝社区从事志愿消防工作期间,该社区消防安全形势持续平稳,未发生亡人火灾事故。(完)

【编辑: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