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重庆新闻7月17日电(记者 刘贤)作为重庆市布局打造的四大重庆实验室之一,明月湖实验室16日在两江新区揭牌,将聚焦五大方向,服务重庆打造万亿级先进材料产业集群,打造新材料创新高地。

中国工程院院士、明月湖实验室主任潘复生介绍,明月湖实验室将以两江新区为依托,联合中国工程院,以材料大数据及智能设计(AI+材料)为基础,聚焦新型储能材料、高性能轻量化材料、智能材料、交叉前沿材料等核心领域,构建“生产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探索一代”科研布局,目标是通过政府百亿以上资金引导,带动市场千亿以上新增投资,支撑重庆万亿材料产业发展,带动制造业产业升级和新型储能支柱产业的培育和成长,以“百千万亿效应”提升重庆和我国制造业竞争力。
明月湖实验室将按照“1+X+Y”(1个核心实验室、X个围绕中心的卫星实验室、Y个互联互通的网络实验室)的模式布局实验室“创新网络圈”;通过制度创新、资源要素聚集、环境营造、硬件设施的完善等建立实验室“创新生态圈”;通过拉通上下游产业链,从材料制备、产品生产、装备制造,到产业市场销售,建立紧密合作,形成“产业集群圈”。

“我国科技领域依然存在着制度过多、过杂、过僵化的问题,制约了创新活力和创新发展。科研人员在项目申报、经费使用、项目检查、成果转化等方面面临多重制度束缚,大量精力耗费在应对要求上,难以专注于创新活动。这种困境不仅降低了创新效率,还挫伤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活力。进一步改革科技管理制度,破除创新障碍,已成为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迫切任务。”潘复生院士表示。
明月湖实验室将用哪些制度创新解决相关问题?
其改革思路包括构建新型组织体系、创新科研管理制度、夯实科研保障条件、优化成果转化机制、构建双轨制基金体系、深化用人考核改革、提升国际化运营能级七个方面。
以构建新型组织体系为例,明月湖实验室将构建以其为核心的新型科研和产业化组织体系,整合战略合作机构、专业研究机构、企业联合创新中心、中试孵化机构等资源,形成“核心+卫星+网络(离岸)”研发基地体系。
“我们将鼓励引导重庆市内相关材料研发平台向明月湖转移,以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推动央企和特大民营企业等行业龙头企业在明月湖建立研发总部。”潘复生院士介绍,这种科研设备和人才聚集的模式,将有效提升科研效率,降低企业的科研投入成本。

在创新科研管理制度方面,明月湖实验室将实施科研项目包干制试点,强化首席科学家的学术领军作用,实施团队负责人(PI)负责制,对于团队人财物拥有支配权、调整权和技术路线决策权、修改权。
再比如,明月湖实验室将优化成果转化机制,赋予实验室科技成果转化方式自主决策权;建立“科研团队与创新产品全生命周期收益绑定”机制,保障团队从技术研发到市场应用的持续回报。

明月湖实验室将探索实施“科技监管沙盒”试点,由重庆市科技局和两江新区管委会进行综合监管。这将给试点单位和限定的有限区域充分授权,在部分政策和制度上突破现有法规和制度的限制,例如创新自由度、人事权、国际合作、成果处置权和受益权、考核制度、检查制度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