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微信小程序<重庆新闻网分享图制作工具>扫码
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以侨为桥”拓合作 侨界人士聚山城重庆
2025-07-14 12:09:33 来源:《中国新闻》报

  侨是我国对外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一支重要力量,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记者近日从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获悉,第一届“一带一路”华侨华人合作发展大会将于7月16日至17日在重庆举行,邀请来自1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余名华侨华人代表与会,覆盖5大洲,国际性和代表性强。

  将启动华商组织协作网

  本次大会由中国侨联、重庆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以“侨聚新丝路  携手向未来”为主题,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为指引,以互联互通为主线,统筹区域协作、内外合作,将“稳外资”“稳外贸”作为重要内容,聚焦国内国际市场资源联动,着力发挥广大侨胞在推动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外交流、参与民间交往中的独特作用,促进和带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华侨华人共享发展机遇、共谋发展创新、共商和谐共赢。

  大会开幕式上,将首次发布共建“一带一路”侨力量十佳案例,启动“一带一路”华商组织协作网,举行来自全国的代表性项目签约和共建“一带一路”专题演讲,邀请26家海外华文媒体,“以侨为桥”汇聚中外智慧与力量,共筑开放合作新篇章。

  4个单场活动覆盖多领域

  本次大会将举行4个单场活动,覆盖经贸、投资、国际传播交流以及海归青年创新创业交流等领域。

  其中,“侨助千企万品出海”经贸交流专场是聚焦发挥侨的独特优势和侨联系统优势,推动海内外侨界联动,助力国内企业和优质产品“走出去”而开展的专项行动,既展现民企侨企在共建“一带一路”中的贸易拓展、绿色能源和工程标杆等成功实践,又通过“侨助千企万品出海联盟”的成立及项目签约,强化侨界资源整合与跨境协作。

  “侨助高质量发展”投资交流专场突出三大特色:一是突出强化川渝协同。二是突出注重实体项目落地,设置集中签约环节,既有赴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海”的项目,又有国际国内的双向“投资”项目。三是突出侨界桥梁作用,通过专场洽谈和展示环节,为海内外侨商提供与川渝优势产业对接的机会。

  “侨助民心相通·讲好中国故事”国际传播交流专场向国际社会讲述中国科学院“海外清洁水项目及环境保障”、重庆蓝天救援队参与国际救援等案例,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会上将启动“侨爱心·光明行”海外公益项目,计划今年底赴乌兹别克斯坦、柬埔寨开展公益活动,为不少于250名符合手术条件的患者实施白内障手术等惠民项目。

  海归青年创新创业交流专场汇聚重庆本土海归高层次人才、青年海归创业者、海内外侨商代表、头部投资机构负责人、知名创业孵化机构运营商等200余人,紧扣新材料、人工智能等重庆重点布局的新兴产业领域,通过多元形式为海归人才扎根重庆、创新创业搭建平台。

  川渝侨务工作实践成果丰硕

  重庆和四川作为本次大会的两个主办方,近年来在引导华侨华人深度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形成具有“辨识度”的侨务工作实践方面有哪些成果,为何能“以侨为桥”赋能开放合作?

  重庆市立足“一带一路”节点城市优势,推动侨资侨智与地方发展深度融合。比如,策划举办“一带一路”侨商合作发展大会,累计促成项目签约落地重庆数百亿元,成为西部侨务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开展“侨建新重庆”系列活动,引导侨商侨企深度参与现代化新重庆建设。

  法治护航侨企发展,创新建立涉侨权益保护机制。重庆市检察院联合市侨联,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涉侨检察工作意见,提出19项护侨惠侨措施;重庆市侨联、市检察院、市知识产权局建立涉侨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合作机制,构建多方联动知识产权保护格局。

  创新文化传播载体,以“城市IP”吸引侨胞共建共享。重庆先后在区县和高校开展“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500余名海外华裔青少年赏巴山渝水、品巴渝文化。海外侨胞慕名赴渝观光打卡成为新时尚,广大侨商慕名来渝投资考察也成为新趋势。

  在优化服务方面,四川建立完善“一带一路”建设投资风险防控网络,健全法院、检察院和侨联投诉协调机制,四川“一带一路”法律服务共享平台“丝法通”上线运行,侨商诉求解决实现“一站直达”。

  在强化纽带方面,四川充分挖掘古蜀文明、熊猫等独特元素,推动巴蜀文化通过侨胞走向世界。积极拓展健康、绿色、数字、创新等领域合作,建立“天府云医”全球惠侨网络,通过“互联网+中医药”模式为海外侨胞提供便捷的中医诊疗服务。(梁钦卿)

【编辑: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