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重庆新闻5月17日电 题:重庆荣昌张先友:54年守护诠释超越血缘的亲情
中新网记者周毅
在重庆市荣昌区清江镇塔水村,93岁智障患者雷桂亨的长寿故事背后,藏着一段令人动容的亲情守护——村民张先友用54年如一日的坚守,书写了一段超越血缘的人间大爱。她的事迹被授予“重庆最美家庭”称号,成为乡邻传颂的榜样。
1969年,19岁的张先友嫁入雷家。丈夫雷水亨精明能干,婆媳相处和睦,但大伯哥雷桂亨的智力障碍却为这个家庭增添隐忧。面对神志不清、常无故辱骂的大伯哥,张先友并未抱怨,反而主动协助婆婆照料饮食起居。“谁生了病都不容易,他只是表达方式不同。”她用宽容化解偏见,将“责任”刻进生命。
命运的考验接踵而至。1976年婆婆临终前紧握她的手,浑浊目光中满是对大伯哥的牵挂。“只要我们有口吃的,就绝不让哥哥饿着。”张先友的承诺掷地有声。同年丈夫外出务工,她独自扛起照顾3个孩子与病患的重担。洗衣做饭、喂药擦身,甚至清理排泄物,从未有过半句怨言。
2008年丈夫病逝前,再度嘱托:“大哥就交给你了。”此后十多年,张先友独力支撑家庭。2017年雷桂亨意外瘫痪,她更将照顾细化到每半小时翻身防褥疮,变着花样做易吞咽食物。邻居曾大能感慨:“日复一日地细心照料,换成旁人早放弃了。”
尽管生活清苦,张先友却将尊严看得比天大。面对政府提供的建房帮扶,她婉言谢绝:“住自己家方便照顾,不能给政府添麻烦。”政府发放的生活保障金与各类慰问品,她都精打细算用于改善大伯哥的伙食。在她带动下,子女自幼耳濡目染,学着为伯父缝补衣衫、修剪指甲。如今孩子们在外务工,仍定时寄回营养品,每逢佳节必返乡探望。
岁月染白青丝,却未磨灭她的温柔。93岁的大伯哥虽无法言语,却会在张先友端来食物时咧嘴微笑。这份超越血缘的亲情,不仅让雷桂亨成为家族最长寿者,更让“久病床前有孝媳”的佳话传遍乡野。当记者问及坚持的缘由,张先友朴实一笑:“同屋檐下就是亲人,照顾亲人哪分什么该不该。”
从晨曦到暮色,这位农家妇女用半生光阴诠释:至亲无关血脉,真爱在于付出。她的故事不仅是“重庆最美家庭”的生动注脚,更是中华孝道在新时代的鲜活传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