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重庆新闻5月15日电 题:重庆南川区看守所:法治筑基 智治赋能
作者 李佳遥
走进重庆南川区看守所,巨大的电子屏幕上滚动更新动态信息,民警远程开展在押人员谈话教育,律师通过“云会见”平台与当事人视频沟通……一切高效而有序地运转着。
这正是南川区看守所围绕法治筑基、智慧赋能,将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深度融入监管工作,探索现代化监所治理新路径的缩影。
为进一步保障在押人员的合法权益和监管安全,2024年,南川区看守所打造智慧监管实战平台,集成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引入物联网感知设备集群,形成“监区动态一屏掌控、风险隐患实时预警”的立体防控网络,通过“系统智能巡检+民警终端响应”的联动模式,构建起覆盖执法全过程、管理全要素、监督全天候的智能监管体系,极大地提升了监管工作质效。
此外,建立在押人员日常生活保障智能化体系,研发智能化代购系统,在监区巡视道安装全自动自助售货机,在押人员可通过多功能监室内终端机自助下单,实现对物品购买、发放全过程的闭环管理;研发“电子书信”模块,通过监室内智能平板机,实现无纸化通信功能,不但达到了收、寄信快速准确,更让收寄信流程公开、可实时监督及随时回溯……
“我们不仅能在线申请家属会见,还能在线申请法律咨询和援助。”在押人员杨某某说。据了解,该所创新推出“阳光权益”服务包,包含医疗绿色通道、心理干预机制、亲情电话等项目,通过权益保障终端便可一键实现。
科技不仅提升了安全系数,更保障了执法公正。民警使用的“数字执法包”中,提讯、讯问等每个环节都设有“程序锁”,每份笔录、每次谈话教育都生成不可篡改的“数字指纹”,保证执法办案、监所管理时刻置于监督之下。
此外,该所每年定期举办“监所开放日”活动,邀请人大代表、律师代表等实地观摩提讯流程、权益保障等环节,落实“三级公开”机制,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共建法治文明新格局。
“我们要让每一个执法行为都经得起检验。”该所所长韦会民说,智慧监管的本质就是用科技之钥打开规范之门,以数字之治护航公平正义,用慎独精神照鉴治理现代化。
近年来,南川区看守所连续3年被公安部评定为全国“一级看守所”,2021年荣获重庆市公安局集体二等功,2024年11月被公安部监管局评定为全国法治文明监所建设成效突出单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