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重庆新闻4月24日电 (记者 周毅)23日,在第39个“全国预防接种日”到来之际,以“健康中国家·疫苗护万家”为主题的科普活动在重庆举办,旨在以社区为纽带,串联家庭健康,以科学为指引,践行“预防先行”理念,以行动为响应,共筑全民免疫屏障。
重庆市渝中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防科副主任医师陈磊分享:“疫苗接种是远离疾病风险最简单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目前渝中区全区11个街道设有12个数字化预防接种单位、5个产科接种单位和2个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单位,配备300余名专业接种人员。同时,预防接种信息系统与疫苗电子追溯平台、‘141’基层治理平台驾驶舱对接,打造‘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实现跨区域协同调度,疫苗‘储、运、种、管’全流程数字化监管。且率先在全市实现预防接种移动支付全覆盖,‘登记-付费-接种’无缝衔接,有力夯实免疫规划数字健康基座。随着疫苗科普工作持续开展,居民对疫苗的重要性认知和接种意愿得到提升,尤其在带状疱疹、流感、肺炎球菌性疾病等疫苗的接种人次持续增长。”
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疼痛与康复医学科主任刘勇介绍:“带状疱疹引起的相关神经痛疾病负担重,个别患者疼痛可以非常顽固、严重和持久,甚至持续十年以上;这种疼痛表现为典型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性质:刀割样、针刺样、烧灼样等,也会对病人的情绪、睡眠产生不良影响;家庭成员也要抽出时间照料和陪伴,造成不同程度的身心困扰。临床上为了帮助个别难治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需要给予短程脊髓电刺激治疗,费用大概3万元左右,少数需要永久植入电极的患者费用高达10多万元。所以对于带状疱疹高危人群,积极进行包括疫苗接种在内的各种预防措施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任伟表示:“慢性病患者离带状疱疹更近。跟普通人群比较,糖尿病患者患带状疱疹的风险会增加26%,糖尿病人群罹患带状疱疹以后,所引起的神经痛风险也会明显增高,而且这个症状更加严重,临床上也会存在共病共管的挑战。”
慢性病并非疫苗接种的绝对禁忌,相反更需要科学规划和专业指导。社区医生作为“健康管家”,在日常诊疗中起到关键的评估与引导作用。重庆市渝中区上清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医师钟宇认为:“中老年人尤其是有慢性病的群体,如果处于疾病稳定期,经过医生的专业评估是可以考虑接种的。接种疫苗前可就疫苗的保护效果、保护时长、接种禁忌、安全性等信息咨询专业医生,进行科学接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