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重庆新闻4月24日电 题:秀山:“三道龙门阵”打造基层治理新格局
作者 严东波 李雪
眼下,正是秀山县兰桥寨瓦坝子春耕春播的时节。
民房不约而同地靠向山脚,千亩良田成片成块。
皎白河在坝子中央拐了三道弯,如同一条碧绿的丝带,滋养着良田和当地群众。
“三道水”也由此得名。
三道人铸就“三道龙门阵”
“这个便民桥原来的用预制水泥板修建的,去年被洪水冲毁,大家出行不便,更会影响农事。”
兰桥镇寨瓦村支部书记、村主任杨昌军说,“在财政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三道水人利用‘三道龙门阵’,成功说服当地群众投工投劳建设了一座新的便民桥。”

杨昌军口中所说的“三道龙门阵”源于上世纪60年代。
“当时,为促进团结,人们就有摆龙门阵的方式化解矛盾纠纷。”杨昌军说,“久而久之,‘三道龙门阵’逐渐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被传承下来。”
据介绍,寨瓦坝子是皎白河的冲击平原,土地平坦,土壤肥沃,是秀山县的第二大坝子。
“我们为了保护寨瓦的千亩良田,寨瓦村利用摆龙门阵的方式,进行内部约束,有效防止了占用耕地建房。”杨昌军说,“现在整个寨瓦坝子很少有房屋建在坝子中央,耕地保护我们走在了前头。”

三步骤定格“三道龙门阵”
“以前‘三道龙门阵’仅在寨瓦村三道水组运用,没有人去总结推广。”兰桥镇党委书记黄槐介绍。
2024年,兰桥镇在推进网格化治理中,通过走访当地干部和部分老同志,了解到了“三道龙门阵”这一历史“矿富”。
黄槐介绍,通过对传统调解方式进行提炼升华,积极借鉴“和事堂”“三法共治·院落调解”等特色调解品牌的经验,成功将“三道龙门阵”的主要工作方法确定下来,明确了“一道说情——二道说理——三道说法”的调解步骤:
一道说情,情暖人心。即:服务用情,起来迎接、请坐倒水、倾听记录、交流引导,真心对待、诚心化解、公心履约,用贴心服务温暖当事人;付诸真情,树立以情为先理念,将人情、村情、社情巧妙穿插到调解中,充分尊重当事人情感、人格和感受;动之以情,深入分析矛盾缘由,平衡当事人心理,通过谈感情的方式,事半功倍地实现“小事化了”。
二道说理,理服众人。即:听民说理,耐心倾听当事人心声,让他们充分释放内心的真实意图,从而理清调解思路;给民讲理,进一步了解矛盾根源,依据法律法规内容,用“讲道理”的方式分析法理关系,确保调解过程顺畅;晓之以理,将道德伦理、公序良俗及风俗习惯融入调解中,讲道理、摆实例,使调解结果令人信服。
三道说法,法育和谐。即:为民普法,加强法律法规知识宣传,引导矛盾双方树立“办事依法,解决问题用法,遇事找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观念;调解用法,调解员在矛盾纠纷化解过程中,严格遵守法律,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依法进行调解。
“随后,我们在全镇范围内建设了6个‘龙门驿站’,精心组建了一支由村干部、乡贤、老党员、法律明白人等多方力量组成的‘和气团’。”黄槐说,“通过政府搭台,‘三道龙门阵’逐渐得到兰桥人民的认可。”
三机制有“龙门阵”可摆
走进兰桥镇寨瓦村的“龙门驿站”,里面的只是简单的陈设,并无多大特别之处。不过,走出这里的人无不心悦诚服。
据了解,兰桥镇寨瓦村“龙门驿站”现有调员6人,他们在实际工作中总结了丰富的工作经验,杨昌军就是其中一位。
“‘三道龙门阵’是从寨瓦村走出去的,我们应该比其他村(社区)做得更好。”杨昌说。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调解矛盾纠纷化解关键在初期,凡是矛盾纠纷扩大化,调解难度将成倍增加。”杨昌军介绍,“调解矛盾纠纷关键在‘早发现’。”
通过在实践中摸索,该镇探索出了“千里眼”察民生、“顺风耳”听民意和“铁脚板”防民情三项矛盾纠纷发现机制。
这“三项机制”通过舆情检测、干部走访、多渠道收集、干部走访以及“141”和网格化管理,实现了矛盾纠纷早发现。
三举措摆好“三道龙门阵”
在化解基层矛盾纠纷中,怎样调解讲究技巧。
“在工作实践中,兰桥镇探索出了‘育英’赋能、‘沙盘’演练以及‘攒劲’塑型三项目举措。”兰桥镇党委书记黄槐说。
摆好“三道龙门阵”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提升干部调解能力。该镇采取“内部学”“请进来”“送出去”三种方式提高调解人员的能力,每月组织一次经典案例讲学,每季度组织一次专题培训,每年选派人员道县级以上培训机构进行学习。

“我们村高标准农田建成后,由于原有的分界线已经没有了,而且机耕道、沟渠等占用了不少土地,产生了许多难以调解的矛盾纠纷。”新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黄烈光介绍,为成功完成今年的春耕春播,我们组织了一场“沙盘”演练。演练中,首先由参会人员分别提出解决办法,然后一一对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难点、堵点进行梳理,逐渐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最终顺利化解矛盾纠纷。
“所谓的‘攒劲’塑型,就是明确村社区、司法、公安等部门职责,形成调解合力。同时,通过内部表彰大会、荣誉证书颁发等形式,对积极参与、贡献突出者进行公开表扬或荣誉表彰,对成功化解复杂矛盾的调解员给予适当物质奖励,提升参与积极性及成就感。”黄槐说。
在工作实践中,该镇涌现出一批深受群众信赖的“龙门阵”高手,评选出5个“金牌调解员”,为基层治理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三办法拓展“三道龙门阵”
“三哥”是兰桥镇红卫社区群众对调解员蒋跃平的尊称,他为人亲和、办事靠谱,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2024年8月红卫社区草坪组居民老杨因相邻乡镇在修建产业路占用其110余平方米耕地问题,到“龙门阵驿站”寻求帮助。
“此纠纷涉及边区两省,处理不当将影响边区和谐发展。”蒋跃平接到老杨的反映后,第一时间想到了“三道龙门阵”。
蒋跃平邀请老杨及相关涉事人员,进行了一场跨省市的“龙门阵”,通过说清、说理、说法,搞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制定了赔偿方案,消除了各方的疑虑,最终成功化解问题。
2024年以来,兰桥镇通过“摆摊”服务,已成功开展各类法治宣传、咨询服务等系列活动30余场次,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业的法律服务,增强了群众的法治意识,也为调解工作提供了更坚实的法律支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