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微信小程序<重庆新闻网分享图制作工具>扫码
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重庆潼南:综合施策 全力护航困境儿童健康成长
2025-04-03 10:25:02 来源:中新网重庆

  中新网重庆新闻4月3日电 近年来,重庆市潼南区民政局秉持儿童优先原则,在儿童福利领域持续深耕,通过完善政策体系、创新服务模式、整合社会资源等多方面举措,全方位构建起关爱困境儿童的网络,为困境儿童的健康成长筑牢了坚实根基。

  完善工作体系,夯实基层服务基础

  潼南区民政局积极构建基层服务网络,形成了严密的儿童福利三级监管体系。在区级层面单设儿童福利科,配备专职儿童管理人员;镇街设立23个儿童工作站,并兼职配备“儿童督导员”;村居则由大学生村官、社区网格员或专业社会工作者兼任“儿童主任”,这种层层递进的工作体系,确保了儿童福利工作能够扎实推进。

  同时,民政局注重加强部门协作。推动设立潼南区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权益保障工作小组,联合公安、教委等22个部门,凝聚强大工作合力,提升整体联动能力。此外,还联动法院、检察院等14家部门,共同印发《关于印发〈重庆市潼南区城乡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各项工作任务,将城乡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保障措施落到实处。

  在主动发现机制上,潼南区民政局建立了困难群众主动发现队伍,通过强化走访摸排、政策宣传、信息共享和动态监测,做到对困境儿童早发现、早介入、早救助。借助基层智治体系,实现了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转变,大大提高了救助的精准度和效率。

  强化政策资金保障,解决实际生活难题

  在基本保障方面,潼南区民政局严格落实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基本生活、助学和医疗保障政策。每月认真比对低保、特困数据,精准核准88名孤儿、294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基本生活费;积极落实福彩助学政策,为32名成年孤儿和18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助学金;全额资助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低保儿童参加医疗保险一档,并为符合条件的困境儿童购买惠民济困保。

  为提升特殊儿童监护人的积极性,潼南区民政局创新性地建立了特殊儿童监护人照护服务补贴制度。每年安排40万元资金,向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监护人每人每月发放100元照护服务补贴,累计发放约100万元,有效打通了特殊儿童照护的“最后一米”。

  此外,民政局还建立了大数据比对机制。每季度与公安、残联等部门进行信息比对,及时发现因父母死亡、重残、重病、服刑在押等情况的困境儿童,收集处置数据3.5万余条,将30余名符合条件的儿童及时纳入保障范围,有力推动儿童福利政策“免申即享”。

  创新关爱保护举措,关注全面成长需求

  在心理健康服务方面,潼南区民政局在区未保基地、太安镇和花岩镇设置3个彩虹桥心理关爱室,为困境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圆满完成“童心相伴”市级民生实事,为参与团辅的留守和困境儿童购买活动保险,开展团辅51场,服务3580人次,提供个案服务18人。

  为改善困境儿童的学习生活环境,民政局联动区慈善会,筹资30万元,通过“慈善 + 救助”模式,为100名房间简陋的低保儿童、孤儿等困境儿童改造居住环境。该项目作为全局“书记项目”深入推进,获得了区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多家官媒的宣传推介。

  作为重庆市2025年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试点区县,潼南区民政局积极探索建立监护困境儿童救助帮扶机制。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推动建立完善发现报告、应急处置、评估帮扶、监护干预为一体的救助帮扶闭环机制,进一步落实家庭监护责任,提高救助帮扶的精准度和效率。

  整合社会力量,营造关爱良好氛围

  潼南区民政局大力发展儿童服务社工组织,年均预算15万元用于政府购买服务,常态化实施“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困境儿童心理关爱”等服务项目。

  同时,积极引导社会参与。经常性联动潼南区善诚社工、同悦社工等社工组织参与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支持星火志愿服务协会等7个社会组织打造“四点半”课堂、“安全书包守护”等儿童关爱品牌项目,其中“4 + 1助学圆梦”项目荣获国家级志愿服务金奖。

  为提升儿童工作者的专业能力,潼南区民政局对23个镇街儿童督导员和304个村居儿童主任进行了全覆盖培训,有效增强了他们在生活保障、关爱服务、监护帮扶等方面的工作能力。此外,秉持“资源支持服务”理念,组建了包含社区网格员、社会组织、社工人才和志愿者等1000余人的儿童工作队伍,搭建儿童工作资源库,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困境儿童的良好氛围。

  未来,潼南区民政局将继续以儿童优先为导向,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创新服务方式,整合更多社会资源,持续为困境儿童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完)

【编辑:罗永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