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重庆新闻3月18日电 题:重庆九龙街道:探索“五支部队+五化管理”打造“九龙社工+龙基金”双品牌
记者 贾楠
在超大型城市的发展进程中,如何实现现代化治理,是摆在城市管理者面前的一道难题。重庆市九龙坡区九龙街道,作为常住人口达20万的“民生大街”,面临着诸多挑战:老龄化加剧、儿童帮扶需求增加、中青年工作繁忙……这些现实问题,促使九龙街道在基层治理中走出了一条创新之路。
九龙街道的探索始于2013年,当时街道引入了29家专业性较强的社会工作机构,并培育了8家本土社会组织。为了更好地统筹这些资源,2019年,九龙街道成立了九龙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社工中心”),并打造了“九龙社工”这一全国终身学习品牌。此后,街道又通过设立“居民自治金”、建立“社区公益服务基金”,并于2023年成立九龙街道慈善公益服务中心及“龙基金”,实现了基金从财政资助型到综合运作型的迭代升级。通过“九龙社工+龙基金”双品牌融合发展,九龙街道逐步形成了可持续的基层治理新模式。
九龙社工中心主任陈会兰告诉记者,“龙基金”的资金来源广泛,包括财政支持、企业与个人捐款、资产运营等。其使用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尊重捐赠者意愿和社区居民权利,并定期向社会公开管理情况,接受第三方审计监督。2023年,九龙街道马王社区计生特殊家庭的张贵光老人突发疾病,社区和街道通过“龙基金”购买了医用吸氧机,免费提供给老人使用,解决了老人的燃眉之急,发挥了“龙基金”在基层治理中的兜底功能。
九龙街道党工委书记尹生介绍,在基层治理的实践中,九龙街道探索出了“五支部队”与“五化管理”相结合的模式,形成了可循环的闭环。“五支部队”包括:“侦察部队”负责收集民情民意,明确治理方向;“作战部队”即“九龙社工”提供专业服务;“支援部队”由志愿者组成,壮大治理力量;“后备部队”由实训学员补充,注入新鲜血液;“保障部队”则以“龙基金”为支撑,保障治理要素投入。这种模式确保了基层治理的可持续性,避免了传统政府购买服务模式的“生命力不足”问题。
“五化管理”则进一步提升了治理效能。统筹调度“集约化”,确保人财物的高效利用;人才培育“本土化”,让社区工作者成为服务群众的主力;工作开展“体系化”,通过“居民自治金”“金点子”等品牌项目落地实施;数字赋能“智慧化”,提高工作效率,防范廉政风险;基础保障“多元化”,通过多种方式壮大“龙基金”资金池。这些措施让“九龙社工+龙基金”充满活力,成为重庆乃至全国的基层治理品牌。
九龙街道的实践表明,超大型城市的现代化治理需要创新思维和多元参与。通过整合社会资源、激发社区活力、强化专业服务,九龙街道不仅解决了民生问题,还形成了具有辨识度的治理模式。九龙街道的探索仍在继续。随着“消费捐”等创新模式的推广,“龙基金”不断“扩容”,社区造血功能不断增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