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成功为8岁患儿实施经颈内静脉植入无导线可回收起搏器
2025-01-24 09:58:23 来源:中新网重庆
中新网重庆新闻1月24日电(记者 贾楠)24日,记者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获悉,继西南首例儿童无导线可回收起搏器植入成功后,该院心血管科成功为一名年仅8岁7月、体重仅25公斤、合并多系统基础疾病的患儿行经颈内静脉Aveir VR无导线可回收起搏器植入术。
患者小小(化名)为罕见的线粒体病,此病最严重的并发症就是心脏传导障碍诱发猝死。2024年9月,小小植入有线心脏永久起搏器后,因糖尿病高危因素出现起搏器囊袋感染,心血管科专家团队为小小紧急进行囊袋清创及有线起搏器取出术,术后小小再次因心脏传导障碍发生晕厥。
虽然起搏器植入治疗仍是最佳的治疗方案,但鉴于小小的基础疾病,若再次植入有线起搏器依然会面临囊袋感染的风险。
对于合并多系统基础疾病、年龄小、体重低(体重仅25公斤)、血管细(股静脉直径最窄处仅3.6毫米)、心腔小的儿童患者,是无法通过常规经股静脉途径植入起搏器的,而且目前国内外均无类似的临床经验及病例报道。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心血管科专家团队经过反复讨论、评估、查阅国内外文献、组织全院多学科术前会诊、模拟术中操作流程及制定相关应急预案,最终决定为小小实施经颈内静脉植入无导线可回收起搏器。
2025年1月23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心血管科联合麻醉科、放射科、超声科多学科团队在超声引导下穿刺右侧颈内静脉并序贯扩张血管,经过一系列精细操作,通过输送系统经上腔静脉-右心房-三尖瓣环途径,将起搏器置于右心室间隔靠心尖处心肌内,术中经多次测试,起搏器各项参数良好,X影像及心脏超声监测显示起搏器位置良好。术后,起搏器运行良好,小小的各项生命体征平稳。
该手术是继西南首例儿童无导线起搏器植入后,为全球范围内类似病例的治疗提供了宝贵的临床经验和借鉴。(完)
【编辑:周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