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重庆新闻1月21日电(陈媛)21日,在正在举行的重庆两会上,列席参会人士与重庆市政协委员围绕重庆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推动重庆体育事业国际化展开热议。
2025年的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今年重庆将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深化体教融合改革和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发展赛事经济,全力备战第十五届全运会。
当前,重庆以构建特色的高质量现代体育产业为目标,以创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争创赛事名城和智慧体育名城;逐步打造成全国户外运动首选目的地、全国时尚体育消费前沿集聚地和西部体育金融高地为主要抓手,大力发展体育产业,为体育强市建设提供重要支撑和持续动力。
“重庆可发展‘无国界’的体育项目,利用有国际影响力的体育项目讲好中国故事,传递重庆声音。”重庆市政协特邀侨界人士、剑桥大学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中国执行院长、峰一国际CEO姜敖建议,以国际体育赛事的影响力,带动科技、人文、教育领域的项目发展,实现“曲线”交流合作,助力重庆体育产业向国际化发展。
重庆市政协委员、重庆宏美达欣兴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海涛建议,加快新建或升级一批符合国际标准的体育场馆,确保场馆能够长期稳定地服务于各类体育活动,并且具备承办大型国际赛事的能力;将体育事业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协调各部门间的关系,出台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本进入体育领域;通过引进知名赛事来带动本地体育市场的繁荣。
谈及重庆体育产业规模持续壮大时,姜敖表示,体育产业化链条打造必须有顶层的合理设计,除了讲求社会效益,也必须兼顾经济效益;体育项目产业化需要政府“唱戏搭台”,合理引入市场资本参与,提升赛事经济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力。此外,还需做好人才梯队建设,注重青少年体育教育的培养、吸引青年体育项目从业者,形成良好的体育项目产业闭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