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微信小程序<重庆新闻网分享图制作工具>扫码
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重庆一尿毒症患者人工血管成功“蜕变”成自体血管
2025-01-10 17:12:10 来源:中新网重庆

  中新网重庆新闻1月10日电(贾楠 梁钦卿)近日,一位尿毒症患者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一项临床试验2年后,人工血管“蜕变”成了真正属于他的自体血管。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教授赵渝介绍,与传统进口的人工血管相比,这项新技术的特别之处在于,其将可降解的材料作为骨架,在动物体内包裹成型后,经脱细胞处理后再植入到人体内。随着时间推移,人工材料会逐渐降解,最终被患者自身的细胞替代,相当于“长”出一根属于自己的血管。

  2022年,“组织工程增强型生物人工血管”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开启首次应用于人体的临床试验。患尿毒症7年的李先生成为该项临床实验的首例受试者。

  在接受临床试验2年后,医生团队通过超声随访发现,李先生的人工血管中的骨架材料已被降解,血管形态仍然保持完整。这意味着,他的人体组织在2年内逐渐生长,慢慢替代了人工材料,最终成功“长”出了一条自体血管。

  该院血管外科副主任李凤贺表示,尿毒症患者面临长年累月的透析穿刺,不可避免因为反复损伤出现血管资源逐渐耗竭。现有人工血管材料面临着更高的感染等并发症风险,且因无法再生修复限制了使用寿命。该项临床试验的成功,将直接造福这个庞大的患者群体。此外,该人工血管还可应用于外周血管病变患者,且有望优于现有的支架和高分子材料人工血管。

  目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正牵头在7家医院开展这种新型人工血管的三期临床实验,已有超过200名接受试验的患者植入了这款血管。(完)

【编辑:景诗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