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重庆新闻12月12日电(记者 贾楠)12日,记者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获悉,该院疼痛专病门诊成功治疗一名11岁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
据了解,从今年3月起,11岁的小华(化名)开始头痛,后来疼痛的范围发展到全身,让小华痛苦不已。得知重医附属儿童医院开设了疼痛专病门诊,孩子母亲带着孩子来到该门诊求助。
“我刚接触到患儿的身体,他就痛得跳起来。”在疼痛专病门诊,重医附属儿童医院麻醉科涂生芬教授回忆起当时接诊的场景,孩子的疼痛程度较剧烈,而且疼痛范围广,查体时全身多部位都有疼痛,比如头部、颈部、胸部、腹部、双侧肩部、背部、腰部、髋部、大腿、小腿等等。结合检查结果,涂生芬教授诊断小华患的是纤维肌痛综合征。
据了解,纤维肌痛综合征是一种病因不明的以全身广泛性疼痛以及明显躯体不适为主要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儿童青少年纤维肌痛综合征相对成人少见,但对患儿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儿童青少年纤维肌痛综合征最主要的症状是全身广泛性肌肉疼痛和广泛存在的压痛,包括肌肉、骨骼和关节等部位,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有的以头痛就诊、有的以腹痛就诊、有的以足跟痛就诊。
涂生芬教授介绍,因为纤维肌痛综合征临床症状表现多样,且没有特异的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来确诊,加之对该病认识不足,因此该病很容易误诊、漏诊,治疗具有很大的挑战性。
针对小华的病情,涂生芬教授为小华制定了综合性治疗方案,联合家属一起严格管理小华的生活起居,从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睡眠、运动到家庭教育理念等方面,事无巨细地进行全方位调整,结合药物和神经调控等治疗手段,有效缓解小华疼痛症状。
治疗1个月疼痛减半,睡眠恢复正常。治疗3个月,疼痛缓解90%。治疗5个月,彻底摆脱头痛困扰。经过5个月的综合性治疗,小华头不痛了、不晕了,足跟不痛了,睡眠也好了,生活学习恢复正常,这让全家人如释重负。
慢性疼痛不仅影响儿童和青少年的生活质量,还对学习注意力、情绪、认知和社交障碍构成长期影响,患抑郁症和焦虑症的风险显著增加,患儿通常会成长为患有慢性疼痛的成年人,导致他们今后的生活质量变差。
2019年,该院关注到儿童慢性疼痛诊疗在国内尚属空白,便派出麻醉科医生刘巍先后赴国内外疼痛专病门诊进行学习考察,随后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开设疼痛专病门诊,为儿童及青少年疼痛患者提供新的就诊途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