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微信小程序<重庆新闻网分享图制作工具>扫码
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重庆未戒所:“沉浸式”参观场所“零距离”接受监督
2024-12-12 10:13:30 来源:中新网重庆

  中新网重庆新闻12月12日电(胡晓未)12月10日,重庆市未成年人强制隔离戒毒所(下称“未戒所”)以“家所携手筑戒治 康复运动促回归”为主题举行场所开放日活动,邀请渝北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专业法律顾问以及家属代表到所,深入了解戒毒所公正文明执法、科学教育戒治等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

  实地参观 “沉浸式”感受戒毒工作

  “戒毒场所与我想象中的不一样,这里干净整洁敞亮,让人感觉舒适且温暖。”当天,在场所民警有序组织下,家属们先后参观了戒毒法治教育基地、戒毒医疗中心、康复训练中心等区域,了解了场所戒毒硬件设施、民警日常执法流程以及戒毒人员戒治环境,进一步加深对戒毒工作的认识和理解。

  参观过程中,民警对戒毒人员在医疗救助、教育矫正、心理矫治、康复训练以及营养餐食等方面的情况分别作了详细讲解,全面消除家属认知死角,做到公开透明,实现了家属与场所的“零距离”接触。

  “戒毒场所良好的戒治环境和科学规范的教育管理,家人在这里戒毒,我们很放心!”看到台上亲人的表现,不少家属纷纷表示,自己对亲人戒毒充满信心,接下来将积极配合场所开展亲情帮教,和戒毒民警一起帮助戒毒人员回归。

  现身说法  “面对面”开展警示教育

  “爸爸,儿子错了……请您放心,儿子不会让您再失望了,我会坚定信念,戒除毒瘾,重新做人!”活动现场,未成年戒毒人员刘某现身说法,告诫大家要远离毒品,并通过一封家书和亲手制作的非遗叶雕作品,表达了对父母不离不弃与辛苦付出的感激之情。

  近年来,未戒所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科学戒治的理念,积极探索适合未成年人戒毒的新方法、新途径,通过“非遗+戒毒”的创新实践,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戒毒相结合,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戒治成效。

  未成年戒毒人员小张,因年少无知轻信朋友而不幸染毒。初入所时,年仅17岁的小张身形瘦弱、面色蜡黄,走路踉跄,身体机能衰退,眼神满是惶恐。

  2024 年初,未戒所成功引入铜梁龙舞非遗项目,并让小张加入训练队伍。起初小张连握杆都难,龙头总是摇晃。历经 10 个月艰苦磨砺,小张蜕变惊人,不仅身体强壮紧实,性格也从孤僻内向变得开朗合群。“我希望出所后,能凭这门技艺登上更大舞台,用亲身经历劝诫世人远离毒品,珍爱生命。”小张说。

  家属座谈 “零距离”接受内外监督

  “戒毒场所执法情况是否真实?”“戒毒民警执法是否规范?”面对这些疑问,渝北区人民检察院检察三部主任樊鹏飞说:“自检察院入驻场所以来,未戒所自觉接受监督,日常执法规范合理且充满人性化,同时场所通过不断完善监督体系,健全所务公开机制,进一步提高了执法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戒毒人员王某,家中是做涂料生意的。在一次探视完毕后,王某变得沉默不语,心情低落,常常独自发呆。民警代东发现这一情况后,立即找其他谈话,才得知王某在永川区的涂料公司因其被强戒而面临运营困境,目前急需变更公司法人才能解决公司危机。

  代东将情况向大队汇报后,大队领导立即召开大队会。经向场所聘用律师事务所咨询,戒毒人员变更法人一事,外聘律师给出专业的答复:可以让王某以写授权书的方式,变更法人。最终,民警与王某家人联系后,其妻子携带相关资料到所,办理了公司法人变更,解决了公司危机。

  据了解,未戒所不仅通过外聘专业律师担任法律顾问,进行内外执法监督,同时严格落实执法人员岗位培训制度,通过理论政策考试、执法工作考核、现场执法考评,不断提升民警公正专业化执法水平。(完)

【编辑:陈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