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微信小程序<重庆新闻网分享图制作工具>扫码
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仅8cm!重医附属儿童医院再创“短肠宝宝”生命奇迹
2024-11-19 18:37:55 来源:中新网重庆

  中新网重庆新闻11月19日电 近日,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下称重医附属儿童医院)普外新生儿外科病房,5个月的宁宁(化名)手里正拿着玩具,满脸欣喜,若不是鼻孔里插着肠内营养管,他和正常宝宝看起来也没什么不同。而就在几个月前,宁宁才经历了一场“生死考验”。

  据了解,2024年初夏,宁宁出生后不久,便出现严重的吐奶现象,当地医院诊断其为肠扭转,尽管经过紧急手术,但情况并未得到显著改善。心急如焚的家人决定,将孩子转至拥有更丰富救治经验的重医附属儿童医院寻求帮助。

  来到重医附属儿童医院后,普外新生儿外科的专家们迅速对孩子进行全面细致的诊查,组织开展多学科会诊,制定周密的手术方案。重医附属儿童医院普外新生儿外科主任医师刘伟主刀,对宁宁进行手术治疗。他表示,如果不切除坏死的肠道,患儿病情可能进一步加重,甚至死亡。

  在手术中,医生们发现宁宁的腹腔粘连严重、大量肠管有坏死表现,尽管极力挽救,孩子能够保留的健康肠管仅剩8厘米,宁宁将面临严重的短肠综合征,即肠道吸收面积大幅减少,导致营养吸收障碍,生命维系变得异常艰难。

  面对如此短的肠道,如何保证患儿的营养摄入?重医附属儿童医院普外新生儿外科联合多学科团队紧密合作,为宁宁量身定制了一套全面的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的重点是供给充足的营养以实现宁宁正常的生长发育合理的静脉营养。同时,医护人员逐步促进剩余肠道代偿,尝试肠内营养,即使是最小的剂量,也像走钢丝一样谨慎地监测宁宁的耐受情况,时刻警惕可能出现的任何风险。

  在重医附属儿童医院,像宁宁这样的短肠宝宝还有一些,这些孩子们需要特别的医疗关注和护理,他们的生活常常伴随着定期的医疗检查和治疗,以及特殊的饮食计划。

  据刘伟介绍,新生儿短肠综合征(SBS)是一种罕见而严重的疾病,除后天手术切除大部分小肠以外,还有先天性短肠等原因,导致患儿因肠道有效吸收面积减少而面临肠内营养吸收和代谢功能障碍等,无法满足患儿正常生长发育的需求,需要长期依靠肠外营养支持治疗。

  目前,儿童SBS的诊疗在近年来虽有显著进展,但仍面临多重挑战。由于每位患者的肠道剩余长度和功能存在差异,治疗策略需高度个性化,这对医疗团队的专业知识与经验提出极高要求。

  每一次成功治疗都是对患儿家庭不放弃希望的最好回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将继续以其专业能力和人文关怀,为SBS患儿带来更多的生命奇迹。(完)

【编辑:陈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