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重庆新闻11月12日电 题:重庆智能交管“最强大脑” 照亮千家万户的平安路
中新网记者 贾楠
今年9月30日,中心城区道路交通智能管理应用发出管控预警:内环以内小时在网车流量达40万辆。10月1日国庆首日出城高峰,中心城区全日在网车流量达169万辆。
庞大的车流量背后,重庆交通格外“吃紧”。但在中心城区道路交通智能管理应用的“加持”下,不但让30日的晚高峰结束时间,较往年同时提前了近1个小时,还在国庆黄金周首次实现了长时间、大面积交通拥堵和高速公路亡人交通事故“两个零发生”。
这是重庆市交巡警以数字警务赋能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的一个缩影。作为重庆交巡警数字警务智能交通管理的“最强大脑”,民警徐龙和他的团队,成为重庆的“血管医生”。让城市道路的交通拥堵,短一点,再短一点。
“万事开头难,我们究竟要做什么才是最难的。”回忆起中心城区道路交通智能管理应用的“诞生”,徐龙坦言,为了精准定位,整个团队十多号人开了数不清的“碰头会”。
“我们就只能从别的行业去找。”徐龙说,比如治安警种的重点人管理机制,我们就“学”了过来,运用到对失驾人员的管理上,经过大数据的重点监控,两个月内查处上千起失驾人员再驾违法行为。
今年国庆黄金周前夕,中心城区道路交通智能管理应用如期上线。
为应对9月30日的管控预警,系统自动启动三级预案,对大流量道路迅速采取四项管控措施:一是一键配时,对17条道路51个路口,启动减量1/4的信号控制配时方案;二是一键诱导,通过11个路面诱导屏发布提示,并同步关联高德、百度导航,引导车辆分流;三是一键派警,立即调派民警到16个减量分流点管控处置;四是一键协作,调度9支交巡警支队开展区域协同管控。
17时,随着通勤、通学、晚高峰叠加,中心城区小时在网车流量达45万辆的历史峰值。系统自动启动一级预案,升级管控措施,削峰限流管控迅速有序开展。19时40分,晚高峰基本消散,较去年同期提前50分钟,道路交通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对拥堵路段的快速疏通,对简易事故的快处快移,对一般事故的前期处置,以及对其他各类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严重交通违法的精准打击、重点交通事件的研判预警,已经在徐龙和其团队研发的这套数字警务系统上体现。
目前,该系统还与应急、消防、卫健、交通、住建、城管等多个部门实现一键推送、多跨协同,高效联动处置恶劣天气、交通事故、地质灾害等事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