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重庆新闻11月11日 近年来,重庆渝北区一条名为紫薇路的小巷成为“网红”街区,被不少外地游客称为到重庆必去“打卡地”。这让附近的居民头疼不已,屡屡与商家闹出矛盾纠纷,报警投诉不断。然而近1年来,居民的报警投诉下降了70%。
这样的转变,来源于街道、派出所、市政、社区等多个部门不懈的努力。黄泥磅派出所作为基层治理的一份子,在紫薇路治理中积极作为,也为破网红经济困局开出自己的处方。
以前的紫薇路只是一条不起眼的社区街道,道路不宽,周边店铺也是以理发店、洗衣店等社区商业为主。直到从2019年开始,夜市经济兴起,紫薇路的部分商家也开始转型,开起了酒吧、西式餐厅等各具特色的商铺,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前来游玩。
随着人流量激增,伴随而来的是噪音扰民、垃圾乱扔、停车困难、打架警情增多等治安乱象也不断增加,让作为基层治理主力军的公安派出所倍感压力。
黄泥磅派出所副所长张渊一直在参与紫薇路的治理,他告诉记者,2023年1月至9月,他们共接到纠纷类警情100余条,是以前的数倍不止。
张渊意识到必须有所改变。为此,他找到开发商、小区物业和社区沟通协商,努力化解矛盾纠纷,构建和谐社区。
“最终我们多方协商确定,从党建、经济、法治和服务四方面入手,改善紫薇路的环境。”张渊说。
所谓党建,即由黄泥磅派出所的社区警务室牵头,形成商圈党小组,邀请社区、商家和居民党员加入,共同开展各种党建工作,以党建引领各项工作开展。
经济,则是从开发商招商引资着手,一方面限制酒吧、夜市等高音量的商家数量,另一方面引进干洗店、便利店等方便周边居民的宜居商业,以满足周边居民生活需要。
同时,黄泥磅派出所与社区还定期召集市政、市场监管所、环卫、社区等部门召开联席会议,对非警务工作分流处置,对反映和收集的问题进行整理和处置,对违反要求的商家进行约谈和处罚。
此外,也督促开发商制定了商户公约,组织商家签定商户公约,督促其按时收外摆、规范收放垃圾、控制设备音量和劝阻顾客勿高声喧哗等,进一步提升商家对员工的管理能力、治安防范意识。
据黄泥磅派出所统计,今年1月至9月底,紫薇路的矛盾纠纷类警情只有28条,比起去年同期的100余条,下降了七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