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重庆新闻11月4日电 题:重庆海事局全力守护水上应急救援“生命线”
作者 高腾飞
长江重庆段蜿蜒近700公里,水域面积广、通航环境复杂多变。重庆海事局作为长江干线的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为人民而生,为安全而战。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健全应急救援体系、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增强水上救援能力、提高信息智能水平,打好水上交通应急管理“组合拳”,护佑长江黄金水道。
向“专”而行:健全长江水上应急救援体系
近年来,随着“长江上游航运中心”通行能力的稳步增长,船舶种类多、通航密度大、船舶大型化、货物多元化日趋明显。加之地质灾害多发等因素,保障重庆区域水上交通安全面临新的更大挑战。
“内河不同于海上,国家没有设置救捞局等专业救助力量,水上人命救助的重任责无旁贷由海事人承担。”重庆海事局指挥中心主任李辉表示。
2020年,重庆市建立了水上搜救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全市水上搜救能力建设、水上突发事件应对等各项工作。重庆海事局作为联席会议副召集人单位,构建了长江干线“巡航救助一体化”应急体系。
在永川、江津等12个沿江区县设立海事处,依托海事处成立了区(县)水上搜救分中心,在重点港口、码头、乡镇设置了26个海巡大队作为应急反应单元,在日常巡航执法的同时担当24小时应急待命值守和救援任务。
李辉介绍,重庆海事局统筹长江重庆段水上应急力量,组建了由公务船艇、社会专业救助力量、水上救援志愿者和水上应急专家组成的水上应急救援队伍。在重点港区、重点水域协调部署了拖轮、浮吊、消防船等应急船舶驻守待命,以便在险情发生的“第一时间”及时赶赴现场实施救援。为鼓励社会救助力量参与救助,重庆海事局积极呼吁建立应急救助补偿和奖励机制,推动市政府每年为参与救助和驻守的应急力量发放专项奖励。
向“快”而战:增强长江水上应急救援能力
快速感知、快速抵达、快速处置、快速反馈的应急快反处置体系,是重庆海事人从成百上千次水上应急救助中摸索出来的宝贵经验,保障了重庆水上应急救援高效运转。
2024年以来,重庆海事局累计救助转运突发伤病人员113人,成功救助遇险船舶6艘,转移险情事故遇险人员471人。近三年,人命救助成功率99.8%。
在海巡执法大队的趸船上,挂满了一面面红色的锦旗。每一面锦旗背后都是重庆海事人与时间赛跑,在风浪中守护船舶、船员平安的感人故事。
正如重庆某航运有限公司在锦旗中称赞:海事救援暖人心,长江卫士显风范。
向“全”而抓:提升长江水上风险防控能力
重庆地处大山区大库区,地质灾害高发易发,长江干线重庆段危岩地灾点多面广、隐蔽性强、突发性强,对长江黄金水道航行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较大威胁。
重庆海事人积极践行主角意识,统筹航运安全与发展,综合施策,扎实推进三峡库区危岩地灾防治。牵头成立并常态运行长航系统现场应急指挥部工作专班。针对长江干线危岩隐患点,量身定制以监控系统为主的航运要素感知平台,以甚高频智能终端、船载北斗终端为主的航运安全预警平台和“一点一策”防控措施体系。对安全风险较大的奉节吊嘴等水域实施分级管控,部署应急救援船,全力降低危岩对长江航运安全的不利影响。
今年以来,重庆海事局累计管控涉客涉危及三峡危岩地灾等12个方面的重大风险,并在交汇水域通航安全风险防控、乡镇自用船舶隐患治理等方面形成了干支联动、央地协同的防治经验。
2024年,重庆海事局保障了1.76亿吨货物、620.5万名旅客安全进出重庆,促进西部陆海新通道长江黄金水道货物联运增加了77%。
向“智”而进:提高长江水上应急智能水平
进入重庆海事局指挥中心,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两块20平方的大屏幕。前面的监控大屏幕24小时不间断展示长江上重点水域、港区的实时监控画面。目前,150路视频监控高清视频信号接入“可视长江”系统,实现了长江上的桥区、重点港区和重点航段的全覆盖。
值班台后面的大屏幕则是视频会商系统,在出现突发事件时,根据需求投放视频监控、北斗、视频会议等画面,以便应急指挥人员远程指挥。
今年新建的“智管平台”接入了AIS、北斗、雷达、视频监控和VHF(甚高频)等信号,融合了“VTS”“一库一图”“甚高频集控”“视频监控”“锚泊调度”等多个系统,功能覆盖船舶动态监控、安全管理、危防管理、船员管理等海事业务和水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实现了数据集成共享、业务互联互通的“一个平台工作”目标。同时,协同应用重庆市御天智能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和危岩地灾风险管控系统,突发恶劣天气和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均能快速、精准、全面得传递给船员和船舶。
值班员模拟了船舶出现险情时,通过“智管平台”可以自动获取报警信息,一键查询船舶、船员和所属公司的信息,实现“一船全景”“一员全景”“一司全景”;视频监控对遇险船舶进行全过程自动视频跟踪;通过VHF发布航行警告,划定电子围栏对事发水域进行交通管制;智能匹配附近的应急力量进行科学救援,做到水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看得见、传得回、叫得应、调得动”。
在海巡执法大队,还配有救援无人机和智能救生圈,可以快速搜寻落水人员位置并投掷救生物品,将遇险人员转移至岸边或船上。
“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我们牢牢把握影响水运发展的痛点和难点问题攻坚,持续完善水上应急救援体系,不断深化‘三全’防治机制,总结提炼符合长江和重庆特色的安全监管和应急管理经验和做法,有效促进长江干线重庆段水上交通安全形势持续向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重庆海事局副局长沈建表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