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重庆新闻10月16日电(李雪 陈媛)16日,在重庆发布的《机动车拍卖市场发展情况暨2023年中国机动车拍卖市场统计年报》(以下简称《年报》)显示, 2023年全国机动车拍卖的市场规模与市场主体实现双增:全国机动车拍卖成交额为318.03亿元,连续5年创历史新高;全国开展机动车拍卖活动企业首次突破400家,达402家。

当日,由中国拍卖行业协会主办,中国拍卖行业协会机动车拍卖专业委员会、重庆市拍卖行业协会、北京国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新动能奏响新乐章”第二届中国机动车拍卖行业大会在重庆举行,会上发布上述报告。
报告显示,全国机动车拍卖核心市场在华东地区。全国各区域机动车拍卖市场份额各有起伏,华东地区机动车拍卖成交额110.22亿元,占全国34.33%份额,是全国机动车拍卖市场重心所在。
车型方面,基本型乘用车(轿车)仍占市场主体地位,份额为71.76%;车龄方面,6年以上车龄的车辆份额较上年下降0.34个百分点。
此外,新能源二手车正在逐步进入拍卖市场。2023年纯电动车辆总计拍卖成交4.26万台,成交额21.39亿元,同比增长149.59%;同时,数据驱动的新能源汽车价值评估体系、二手车聚合服务平台等也为机动车拍卖发展提供了新的生态支撑。
报告还指出,2023年,网络拍卖在机动车拍卖市场中更加普及,头部企业继续加深网络化建设,专业化机动车网络拍卖平台备受关注,全年网络拍卖场次共计39074场,占总拍卖场次保持在75%以上,为76.70%。
中国拍卖行业协会会长王波表示,机动车拍卖作为二手车流通领域的一股创新力量,以其独特的魅力,为汽车行业注入新的动能,为消费者开辟更加多元、便捷的交易路径。随着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支持不断“加力”和“扩围”,机动车拍卖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