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微信小程序<重庆新闻网分享图制作工具>扫码
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三峡库区再添国家级博物馆 重庆忠州博物馆升级国家二级博物馆
2024-09-25 19:50:03 来源:中新网重庆

  中新网重庆新闻9月25日电(李雪)25日,2024全国重点主流媒体看重庆活动采访团一行探访忠州博物馆。记者获悉,忠州博物馆在日前举行的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上获评国家二级博物馆,三峡库区再添一座国家级博物馆。

图为忠州博物馆。杨淳淇 摄
图为忠州博物馆。杨淳淇 摄

  忠州博物馆位于重庆市忠县,地处三峡库区腹心。该馆现有馆藏文物两万余件/套,涵盖23个文物门类,展陈内容围绕“忠义之魂 大地史书”的主题,常设“人文忠州”“忠义忠州”“多彩忠州”三大版块,是忠州三峡库区考古成果和文化研究的集中展现。

  忠州博物馆最具知名度的是“中坝文化”。

  忠州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坝文化”距今约4600——3700年,出土的陶器以花边口圜底罐为主,多饰绳纹、菱格纹,石器多见,主要为斧、锛、凿等工具。作为区域性考古学文化的命名地,中坝文化代表性遗址有中坝遗址、瓦渣地遗址和哨棚嘴遗址。

图为采访团参访忠州博物馆。李雪 摄
图为采访团参访忠州博物馆。李雪 摄

  中坝遗址从1997年开始发掘到2005年结束,历时8年。1998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该遗址文化堆积层厚达12.5米,完整地展现了五千年中华文明史,堪称反映三峡通史的“大地史书”。   

  中坝遗址的地层作为三峡地区最典型的考古地层标本,被中国国家博物馆和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收藏。

  忠州博物馆最具辨识度的展陈是盐业遗迹。

  忠州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三峡文物保护工程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就是以忠县㽏井河流域为代表的早期制盐遗迹的发现与研究。

  忠县还是汉阙之乡,全国现存保存较好的汉代石阙30余座,在重庆地区的6座中,忠州就占了4座,即乌杨阙、丁房阙、无铭阙、邓家沱阙。

  其中,乌杨阙价值最高,2001年在三峡文物保护抢救工作中发掘出土,是我国唯一通过考古发掘复原的汉阙。目前,乌杨阙陈列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为该馆镇馆之宝之首,这也是所有汉阙中首个作为博物馆馆藏文物的汉阙。(完)

【编辑:杨梦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