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微信小程序<重庆新闻网分享图制作工具>扫码
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两岸媒体记者走进重庆璧山 探索当地以“新”提质促发展
2024-09-12 09:21:30 来源:中新网重庆

  中新网重庆新闻9月12日电 (梁钦卿)两岸媒体“双城记”采访活动11日走进重庆璧山区,包括台湾《联合报》、梅花新闻网和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两岸媒体,以及台湾知名时事评论员赖岳谦夫妇等人实地走访璧山,探索当地如何以“新”提质发展新质生产力。

9月11日,“走进双城·见证成渝”2024两岸媒体“双城记”采访活动走进重庆市璧山区。 记者 何蓬磊 摄
9月11日,两岸媒体“双城记”采访活动走进重庆市璧山区。 记者 何蓬磊 摄

  璧山是重庆向西开放的门户、西部(重庆)科学城重要功能区和全市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当前,璧山已形成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为主导产业,以智能装备、生命科技、先进材料为支柱产业,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

  活动期间,两岸媒体记者们先后走访了精元电脑(重庆)有限公司、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重庆弗迪锂电池有限公司等地。

图为两岸媒体代表在精元电脑(重庆)有限公司拍摄、采访。记者 何蓬磊 摄
图为两岸媒体代表在精元电脑(重庆)有限公司拍摄、采访。记者 何蓬磊 摄

  精元(重庆)电脑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笔记本电脑键盘,是全球知名的笔记本键盘及鼠标生产商精元电脑股份有限公司(在台湾上市)所属的子公司。该公司厂长吴清辉也来自台湾,如今已在重庆工作近五年。他告诉记者,相比大陆沿海地区,这里的员工多数是本地人,流动性不大,生产成本相对更低,“相比较而言,在重庆发展有着很大优势”。

  国产化航空航天MEMS传感器、110寸纳米银触控显示屏、无人机无线充电机舱……走进位于璧山区的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产品展示厅内,各类前沿科技成果令人目不暇接。

图为两岸媒体代表在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参观。记者 何蓬磊 摄
图为两岸媒体代表在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参观。记者 何蓬磊 摄

  当前,研究院已与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30多个实验室、20多所高校、50多家单位达成合作关系,同时主导成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联盟,与重庆理工大学共建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院,成功构建多学科、高质量、开放式的科技成果供应链。

  两岸媒体记者参访后表示,研究院以“新”提质、以“智”赋能,打通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图为两岸媒体代表在重庆弗迪锂电池有限公司体验刀片电池。记者 何蓬磊 摄
图为两岸媒体代表在重庆弗迪锂电池有限公司体验刀片电池。记者 何蓬磊 摄

  重庆弗迪锂电池有限公司是比亚迪集团旗下弗迪电池全资子公司,目前已建成14条高自动化及高智能化电池产线,应用领域涉及IT、汽车、新能源、轨道交通等。两岸媒体代表参访中了解到,该公司生产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电量从20%充到80%最快只要15分钟,而且在电池领域具备100%自主研发、设计和生产能力。

  璧山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要节点城市,在走访企业之余,两岸媒体记者还走进了璧山区行政服务中心,了解川渝“跨省通办”的具体举措。现场,有台湾媒体提出疑问:若有台湾同胞想要办理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大概需要多久?现场工作人员立即回复:只需七个工作日即可完成办理程序。

图为两岸媒体代表在璧山区行政服务中心参访。记者 何蓬磊 摄
图为两岸媒体代表在璧山区行政服务中心参访。记者 何蓬磊 摄

  如今,璧山落实“川渝通办”高频电子证照亮证互认,承接落实311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两地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川渝通办”办件量突破54000件次。“我们也会做到更加精细化、有针对性的服务,让更多台湾同胞来到璧山投资兴业,享受大陆的发展机遇。”璧山区相关负责人说。

  活动期间,璧山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任序江还主持召开了璧山城市推介会,璧山区政府副区长张川对璧山进行了推介,璧山相关部门负责人还回答了记者们关于璧山如何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以及台资台企在璧山发展成效等方面的提问。(完)

【编辑:梁钦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