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重庆新闻9月6日电(胡晓未)“外婆,我终于可以回学校读书了。感谢王警官给了我这次宝贵的机会,我一定认真学习……”近日,解戒人员张某一边拿着入学通知书与外婆分享,一边感谢民警对自己的帮助。
重庆市未成年人强制隔离戒毒所(简称重庆未戒所)是全市唯一一所专门收治未成年人戒毒人员的强制隔离戒毒场所。近年来,重庆未戒所以打造未成年戒毒人员教育矫治特色的“三七”工作法为抓手,全力助推 “系统化、标准化、体系化”的教育戒治工作,全力挽救每一位失足青少年,帮助他们重返社会,重新生活,张某就是其中一位。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语文,请大家把课本翻到第9页……”民警王婷正在教室给未成年戒毒人员上九年义务教育课。此时,新入所的张某坐在教室后排,与其他同戒人员聊起了天。
王婷立即对张某进行了教育,课后还找她进行了谈话。当得知张某家庭情况后,王婷立即与教育矫治大队民警商讨,为张某专门定制了一套教育矫治方案。
为更好地锻炼身体增强体能,大队民警让张某积极参加各种康复训练活动,并加入舞龙队伍开展训练;为了能塑造强大的内心,民警蓝琴给张某上曼陀罗绘画疗愈课,让他内心能够平静……
渐渐地,张某在戒毒所里重新找回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各项戒治指标均正常,文化成绩也都合格了。
今年3月,一场特殊的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正在重庆市崇德教育学校(未成年人强制戒毒所)的教学楼里进行。考场上,张某正埋头认真答题,时而眉头紧锁,时而快笔疾书。经过2个小时的答题,张某顺利交出答卷。
为帮助张某顺利读书,王婷利用个人休息时间,走访重庆市内各类普高学校,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在长寿区和江北区找到了能接纳张某读书的学校。
今年9月1日,张某早早地起床,坐在家门口等待着王婷的到来。当重庆未戒所副所长胡光庆及王婷出现在楼下时,张某眼里噙满了泪水。
据介绍,近年来,重庆未戒所不断做实做细未成年人强制隔离戒毒工作,以关怀式教育、契合式康复不断提升未成年群体戒毒康复效果,在戒毒人员后续照管中坚持无缝对接,一对一帮扶,利用定期回访、与社区等职能部门对接等方式做好社会化延伸指导工作。目前,已成功帮助近40名未成年戒毒人员重新回归社会。
下一步,重庆未戒所将持续加大对未成年人戒毒人员的课堂化教学工作,深化打造“一所一品牌”特色教育戒治项目,加强与重庆市慈善联合总会联合开展青苗助学创业募捐项目工作,进一步做好未成年人戒毒人员困难帮扶工作,帮助更多未成年戒毒人员走向新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