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微信小程序<重庆新闻网分享图制作工具>扫码
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大巴山出新“网事” 重庆城口构建“双网格”赋能基层社会治理
2024-08-19 15:58:53 来源:中新网重庆

  中新网重庆新闻8月19日电(李雪)“今天有没有人到县城,顺路可搭2人。”“煤气配送好久到德安?”“停水了,怎么回事?”……近日,德安村网格员唐刚告诉记者,他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巡网”,看看村里今天又有哪些“新鲜事”。

  重庆市城口县地处渝川陕三省(市)交汇处,地广人稀,德安村更是位于城口县东安镇大巴山深处,距镇政府所在地10公里,境内海拔高度1050-2680米,属高寒山区,全村共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380人,分散居住在高山、河谷地带,基层工作难度着实不小。

  “多亏了线上网格,现在很多工作开展起来方便又有效,村民之间的凝聚力也增强了,形成了团结互助的新风气。”网格员唐刚把日常工作群取名“新德安互助”,目前已满员500人,该村482户人家,每户至少一人进群。  

  这是城口县深入构建“线上线下‘双网格’联动化解风险机制”赋能基层智治体系的一个缩影。

  城口将全县划分成602个线下网格,围绕“一格一群”“一格多群”,整合原有村社群、小组服务群、物业管理群、老旧小区联系群;同时,建立线上网格693个,实现辖区住户覆盖率100%,利用市民生活圈、朋友圈、社交圈相互交织的优势,推动“三员一长”进圈入群、建圈建群301个,辐射网格服务对象15.5万人。

  葛城街道作为该县第一批试点单位,在县内率先完成“一中心四板块一网格”基层智治体系建设,将服务群众的触角延伸至网格一级,网格员成为连接基层智治体系与居民的有效桥梁。街道共划分网格78个,通过社区干部下沉、公开招聘、公益性岗位人员转任等方式,配备专职网格员78名,平均年龄34岁,懂网用网能力强。每名网格员服务对象平均在200户以上,以“双网格”+智治平台,有效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打通服务居民的最后一米。

  在线下全覆盖入户走访的基础上,葛城街道按照“一格一群”的原则,新建楼栋(层)群,整合原有物业管理服务群、老旧小区联系群,建立线上网格96个,广泛加入广场舞、马拉松等兴趣群,向快递、家政等行业领域延群,共加入327个微信群,添加服务对象、社会各行业微信好友3.3万人,居民住户覆盖率达100%。同时,将添加的好友分为困难群体、留守儿童、重点管控人员、独居老人等类型,用不同符号进行分类标注,做到线上网格精细分类管理、各类政策信息精准发送、重点人群动向实时掌握。

  东方红社区网格员罗亮刚进群时,她感受到了一丝“沉默”的尴尬,群里异常安静,发的消息经常石沉大海。她坚持发布惠民政策、便民信息等内容,渐渐地,群里开始有人回应;再后来,有人试着在群里反映事情……罗亮认真对每一个居民的诉求,详细了解、耐心解答。慢慢地,罗亮受到越来越多居民的信任,群里也热闹了起来,缴纳医保、楼院活动、出生证办理、申请救助……罗亮的工作越来越忙碌,现在的她常说“被信任的感觉太幸福了。”

  “‘双网格’改革的目的在于惠民政策广知晓、社情民意早感知、矛盾纠纷快处置、信息反馈零延迟。”城口县委网信办有关负责人表示,结合该县实际,走深走实网上路线,有助于有效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打通服务居民“最后一米”。(完)

【编辑:王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