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微信小程序<重庆新闻网分享图制作工具>扫码
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上百个兴趣社团,吸引超5000人!这个社区学院为啥这么火?
2024-06-29 14:49:21 来源:重庆日报

  工作生活之余,在社区就能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5月15日,记者从两江新区获悉,依托两江新区“文明实践·兴趣两江”活动项目,两江新区大竹林街道现已成立社区学院,围绕文化、艺术、体育、科技、便民服务5大社团联盟,开设百余个兴趣社团,吸收团员5000余人。

  “脚蹬石头手扒沙,吆哦嚯,嗨咗!吆哦嚯,嗨咗!吆哦嚯,嗨咗!嗨咗……”

  紫竹苑川江号子社团的教师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川江号子传承人蔺承新,在他的指导下,居民们唱出了响亮又富有情感的川江号子。蔺承新介绍,在街道社区学院的支持下,他在人和小学、紫竹苑社区分别打造川江号子展厅和研学工作室,还策划表演传承教程,带动学生、居民等多次参与各类演出,让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体验到川江号子的魅力。

  川江号子唱响社区,是上百个兴趣社团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为了让社区学院长期发挥作用,大竹林街道事先通过线上摸排需求、实地调研需求、反复论证需求,精准描绘社区居民“兴趣画像”,针对性开设太极拳、紫竹民乐、茶艺、紫竹声声合唱、童心乐民族舞等社团。

  同时,每个社团联盟聚力打造1-2个“特色品牌”社团,每个社团打造1-2个精品节目,通过打造品牌和精品,逐步扩大兴趣社团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管理机制方面,学院管理机制、教师流动机制、考核激励机制等均有章可循,各社团持续开展交流共建活动,实现管理、师资、课程、文化等互通互融。

  “从社区学院出发,居民可以将学习成果展现在街道、新区甚至更广阔的舞台。”大竹林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社区学院将定期组织开展如文艺交流展演、节日献礼、年度综艺盛典等丰富多彩的社团展示活动,并在年终开展优秀社团联盟、优秀社团、优秀学员、优秀文艺达人等评选,对优秀集体、优秀个人的先进事迹进行宣传报道,让居民在参与社团活动中找到成就感、获得感和归属感。

  不仅如此,社区学院还增进了居民们的社区意识。下一步,大竹林街道将进一步完善运行机制制度、整合资源力量,持续收集社区居民所需所想,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新格局,高标准建设群众需要和向往的社区学院。想要参加社区学院的居民,可通过两江新区官网、微信公众号等进行咨询。

【编辑:王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