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微信小程序<重庆新闻网分享图制作工具>扫码
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芯” 小菜花开启“成长四倍速”
2024-06-28 09:07:17 来源:中新网重庆
图为重庆市万州区甘宁镇,科研人员曾川带领研究生采集花粉。 冉孟军 摄
图为重庆市万州区甘宁镇,科研人员曾川带领研究生采集花粉。 冉孟军 摄
图为重庆市油菜产业技术体系三峡试验站,“80后”博士黄涌(男)观察油菜小孢子植株生长情况。 冉孟军 摄
图为重庆市油菜产业技术体系三峡试验站,“80后”博士黄涌(男)观察油菜小孢子植株生长情况。 冉孟军 摄
图为重庆市油菜产业技术体系三峡试验站,农业科研人员用显微镜观察观察小孢子膨大情况。 冉孟军 摄
图为重庆市油菜产业技术体系三峡试验站,农业科研人员用显微镜观察观察小孢子膨大情况。 冉孟军 摄
图为重庆市开州区赵家街道开竹村,机收油菜。 冉孟军 摄
图为重庆市开州区赵家街道开竹村,机收油菜。 冉孟军 摄
图为重庆市开州区赵家街道开竹村,种粮大户陈流江和科研人员唐玉琴喜笑颜开,油菜双密种植(耐密品种、密植技术)效果喜人。 冉孟军 摄
图为重庆市开州区赵家街道开竹村,种粮大户陈流江和科研人员唐玉琴喜笑颜开,油菜双密种植(耐密品种、密植技术)效果喜人。 冉孟军 摄
图为重庆市巫溪县白鹿镇下坝村,7D菜籽油加工生产线产出首桶菜籽油。 冉孟军 摄
图为重庆市巫溪县白鹿镇下坝村,7D菜籽油加工生产线产出首桶菜籽油。 冉孟军 摄

  中新网重庆新闻6月28日电(冉孟军)近日,重庆市巫溪县白鹿镇下坝村,村集体经济入股的菜籽油加工生产线正式投产。“这是重庆市首条投产上市的7D菜籽油加工生产线,生产技术、工艺达到国内一流的水平,四川、重庆、湖北等地的油菜均可在此变成菜油。”重庆三峡学院三峡农科院科研人员唐玉琴激动地说道。

  重庆三峡学院三峡农科院2022年研发出油菜种子——“万油410”,该品种采用了小孢子培养、聚合育种等技术,集成了生育期短、抗逆性强、出油率高、营养品质优等特点。油菜领域的专家徐洪志介绍,油菜种质创新以前需要8年左右时间,现在采用全国先进的小孢子培养技术仅需2年左右就可以获得稳定种质。

  “‘万油410’不仅在研发阶段缩短了时间周期,在生产应用方面也体现出‘新质生产力’的气质。特别适合山区稻油轮作无缝衔接和机播机收。”科研人员曾川说道。目前,“万油 410”在四川、重庆等地大面积推广应用,种植面积达10余万亩,为川渝地区稻油轮作提供了品种支撑。

  截至2024年6月,重庆预计收获油菜籽约63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万吨左右。重庆三峡学院三峡农科院的科研人员把论文“种”到地里,让成果在产业链上开花。“油菜+新质生产力”能否激发无限潜能?面对“时代之问”,连片的金色“丰”景象便是“最好的回答”。(完)

【编辑:陈佳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