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重庆新闻6月9日电(记者 周毅 贾楠)6月8日,“千年荣昌·手艺新生”荣昌陶艺技能大赛暨第十届全国陶瓷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川渝赛区选拔赛在重庆荣昌区开赛。比赛期间,荣昌发布了《加快集聚荣昌国家级非遗人才十条措施(试行)》,以加强荣昌非遗人才培育与引进,激励获奖选手落户荣昌。该政策分为十个部分,共28条政策及保障举措。
其中,该政策提出支持毕业5年内高校毕业生、县级及以上非遗传承人(工艺美术师)、其他社会人才来荣昌学习荣昌陶、荣昌夏布、荣昌折扇3项举措,吸引更多人才学习传承荣昌三大国家级非遗。同时,支持人才在荣昌区安陶小镇、夏布小镇、万灵古镇、古佛山景区或指定的重点文商旅发展集聚区,开设荣昌陶、荣昌夏布、荣昌折扇非遗工作室,以及非遗主理人品牌店3项举措,吸引更多人才推动荣昌三大国家级非遗发展。
在鼓励参加等级评定方面,在荣昌全职从事非遗工作的区级及以上非遗传承人(工艺美术师)被新评定为国家级、重庆市级非遗传承人(工艺美术师)的将进行一次性补贴。
支持人才开展非遗宣传推广,设立参赛奖励和参赛补贴,由区政府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组织非遗作品参赛并获得最高等次奖项的,按照国家级、省级分别给予该作品所属的主体8000元、5000元的一次性奖励,同一作品按就高原则仅享受一次奖励。由区政府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组织到区外市内、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全流程参加展会的非遗工作室,给予其负责人1500元/次的一次性参展补贴;到重庆市外(不含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全流程参加展会的,给予其负责人3000元/次的一次性参展补贴。
此外,荣昌鼓励人才传授非遗技艺,设立非遗人才传承补贴、人才实习及留用补贴、非遗工坊传承补贴。其中,拥有独立工作室的荣昌区级及以上非遗传承人新培育的非遗人才(培育时间不得低于12个月),被培育人在荣昌开设非遗工作室或被评为区级非遗传承人(工艺美术师)的,给予培育人5000元/人的一次性补贴,单名培育人每年获得的补贴不超过20000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