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微信小程序<重庆新闻网分享图制作工具>扫码
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打造康养港湾 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老年病区提档升级
2024-05-16 18:22:06 来源:中新网重庆

  中新网重庆新闻5月16日电(马佳欣 李道国)“好久没有和自然如此亲近了,谢谢你们给我们创造这么好的住院环境。”16日,在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金紫山院区重新装修后的老年康养病区里,81岁的刘奶奶对护士连连道谢。在崭新的病区合院里,她和病友一边慢步进行康复锻炼,一边享受着周到又贴心的服务。

图为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金紫山院区重装后老年康养病区环境。 李国道 摄
图为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金紫山院区重装后老年康养病区环境。 李道国 摄

  环境舒适 新老年病区获患者点赞

  “我患病有七八年了,是医院的老病号。”刘奶奶说,她身边有不少老年人跟自己一样,身患慢性疾病,需要长期住院治疗、调养。“这次住进新病房,发现不仅是房间大、配套全,更重要的是有很多专为老年人设计的细节,非常贴心!”

图为宽敞明亮的病房。李国道 摄
图为宽敞明亮的病房。李道国 摄

  病房内的卫生间里,马桶旁安装了扶手,专门的餐厅配有冰箱、微波炉等日常设施,合院内的露天活动场地,都铺设了塑胶跑道。“相较于其他人群来说,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住院的时间往往更长,作为专科病区,我们的病房做了很多适老化设计,让他们对住院不再有抵触心理,可以更好地接受治疗。”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老年一科党支部书记、科主任曹国兴告诉记者,从原来的病区搬迁过来后,新病房的环境和服务,病区里的老人们都很满意。

  破解痛点 让老年患者享受更好服务

  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金紫山院区老年病区,是一栋3层的合院式建筑,建筑面积6200平方米,拥有79个住院病房,合计227个床位,以60岁以上老年精神科患者为主要服务对象,是重庆市最大的专门收治以阿尔茨海默病为主的病区,成为应对“银发社会”的一个样板。

图为老年病区设备。李国道 摄
图为老年病区设备。李道国 摄

  “老龄化的到来,让医疗机构、养老机构都措手不及,老年病区床位紧张是普遍面临的难题。”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党委副书记、主任田波说,2023年中心收治的老年患者同比增长39.7%,60岁以上的老年住院患者,占总住院人次的26.2%,常年老年患者住院量占总住院量的35%左右。为满足老年患者就诊需求,中心积极开展老年科亚专业学科建设,成立了以收治精神病合并心血管疾病、消化道疾病、呼吸道疾病等多种内科疾病的专科。中心能够有效处置并发多种内科基础疾病的重症患者。

  真抓实干 着力构建国家精神卫生区域医疗中心

  今年1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这是我国首个以“银发经济”命名的政策文件。《意见》提出了4个方面26项举措,未来,国家将着力培育高精尖产品和高品质服务模式,让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其中提到,优化老年健康服务,加强老年医学科建设,提高老年病防治水平,推动老年健康领域科研成果转化。

  “我们将坚定站稳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政治立场,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完善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福祉。”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党委书记钟吉元表示,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狠抓工作落实,先后完成歌乐山院区康复三期项目建设、两院区风貌改造项目建设等民生项目,第十人民医院新院区建设项目稳步推进,全院干部职工正热情高涨、拧成一股绳为创建国家三级甲等医院攻坚,争取今年下半年完成创建工作,着力构建国家精神卫生区域医疗中心。(完)

【编辑:王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