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微信小程序<重庆新闻网分享图制作工具>扫码
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助企“走出去” 专家学者重庆共话法治营商环境
2024-03-23 22:20:31 来源:中新网重庆

  中新网重庆新闻3月23日电 (梁钦卿)23日,由北京金诚同达(重庆)律师事务所主办的“陆海联动创未来 助力企业‘走出去’法治研讨会”在重庆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等汇聚一堂,共话重庆营商环境法治发展新蓝图。

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院长、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秘书长张晓君在演讲中。梁钦卿 摄
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院长、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秘书长张晓君在演讲中。梁钦卿 摄

  “当前,区域国别法治人才培养缺乏协同性。”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院长、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秘书长张晓君从人才角度表示,首先是课程设置不协同,重国际法轻国别法;其次是师资队伍不协同,重英语师资轻非通用语言师资;第三是教学方式不协同,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

  他提出,可以建立协同育人机制,推动东盟区域与国别法律专业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学位建设。同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产、学、研”机制。此外,还可以建设东盟国家法律数据库及查明服务平台,为法治人才培养提供研究及教学资源。

  “当前的全球化是以核心国家主导的区域一体化,各区域间相互交织。企业想要出海发展,必需根据战略目标提前识别风险和应对风险。”北京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彭俊表示,一方面,企业要有法律风险应对策略,比如通过原产地分析避免投资损失等;另一方面,企业还要有政治风险应对策略,不仅要减少风险暴露,控制风险溢出,还要把问题法律化。

  重庆小康进出口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利颖分享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出口机遇与挑战。他表示,近年来虽然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形势迅猛,但在出海过程中仍存在问题。首先是海外网络安全面临新考验,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在国外无法实现车辆数据传输,产品竞争力将大打折扣。此外,中国汽车品牌在海外影响力与欧美品牌仍有较大差距,导致品牌溢价能力不足。

  他提及,新能源汽车品牌在电动化、智能化上有明显技术优势,供应链的完善造就成本优势,国外的需求扩大以及国外品牌的转型缓慢,均给予了中国车企巨大的窗口期,对自主品牌开拓海外市场非常有利。今后的企业出海路径不仅是产品出海,而是“品牌+产品+生态伙伴”的全方位出海,从而实现在地化经营。

  当天的活动上,西南政法大学与北京金诚同达(重庆)律师事务所共建“教学科研基地”。该基地将进一步推动产教融合,构建长效实践育人机制,为社会输出更多具有国际化视野与专业能力的优秀法律人才。(完)

【编辑:周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