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重庆新闻6月13日电(郑庆华 肖江川)近日,由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指导,中共重庆市武隆区委宣传部主办,重庆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承办的“老外@Chongqing·大美武隆”在渝外国人士参访活动走进武隆区。23名外国友人在武隆感受乡村新貌,体验非遗文化。
在为期两天的参访活动中,来自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16个国家的23名外国友人走进武隆区沧沟乡大田湿地人家、后坪乡天池苗寨、浩口乡仡佬族田家寨三个中国传统文化村落,感受乡村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参与体验太极拳、古法制作豆干、仡佬族蜡染技艺等非遗文化。

武隆区沧沟乡大田湿地人家突出“原山原水原生态”主题,围绕“小桥流水人家,荡舟骑行生活”的创意,打造集休闲、度假、体验于一体的乡村旅游项目。参访团一行来到这里,实地感受了乡村美景和太极文化,体验了武隆传统豆腐干制作过程。如诗如画的乡村美景、博大精深的太极文化,让参与活动的外国友人们连声叫好。

走进武隆区后坪乡文凤村天池苗寨寨门,身着苗族服装的苗家儿女唱着山歌,端着米酒,热情地欢迎远道而来的外国友人。在村史馆,讲解员为外国友人讲解文凤村翻天覆地的变化历程。在木器工坊,外国友人观看非遗传承人现场表演的木器制作“车功”和“挖功”后,也走上操作台,跟着非遗传承人学做木碗。
武隆区浩口乡田家寨是重庆市唯一的仡佬族特色村寨,集民俗体验、旅游观光、休闲养生为一体。村寨以木瓦房、吊脚楼为主,十几户仡佬族人家依山而居,青瓦木屋,古朴别致。“我居然在这里看到了跳竹竿舞,而且跳法跟我们完全一样。” 在仡佬族民俗文化博览馆内,来自菲律宾的杜苒迪看到竹竿舞的介绍非常激动。

活动的最后一程,参访团一行来到浩口小学蜡染工作室,跟着老师学习仡佬族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蜡染技艺。2019年,浩口仡佬族蜡染传统制作技艺被列入重庆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为此,浩口小学编写了蜡染的校本教材,学校开设蜡染课程教授蜡染技艺,传承非遗文化。浩口乡也成立蜡染非遗工坊,开发围巾、香包、衣服等二十多种蜡染产品。
活动中,外国友人在染布上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还特别署上自己的中文名字。“这次来武隆,感受了武隆乡村的美,体验了这里独特的文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