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重庆新闻5月30日电 题:“中国麻辣”扬帆出海 重庆关区火锅底料出口猛增
作者 张旭 王雪郦
一袋袋火锅底料,将重庆火锅的麻辣鲜香呈现在外国消费者餐桌上,成为“网红美食”,走俏海外市场。
重庆海关近日发布数据称,2022年一季度,重庆海关监管出口火锅底料138吨,货值突破350.8万元人民币,出口量与货值同比增长61.97%、90.96%。

中国火锅花样纷呈,百锅千味。在“中国火锅之都”重庆,不仅有各式风格的火锅店,更有火锅底料生产等相关产业,以不同形式让全世界见识重庆火锅的魅力。
“火锅底料出口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海外火锅店自用。”行业人士、重庆好媳妇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侯小康说,因携带方便、储存时间长,火锅底料出口是不少海外火锅店的首选,多元化的购物渠道也为其“捕获”了更多消费者。
火锅底料种类多,分为牛油、清油、菌汤、椒麻等。其中,牛油底料因含动物油,还需走检疫程序,出口流程相对复杂。侯小康说,作为预包装食品,火锅底料出口必须根据全世界各国的政策法规,适应不同的标准。此外,还需根据当地消费者口味,适当进行调整。
“这就需要出口企业精细化运营。”侯小康说,从配料、制作、检验、包装到发货,涉及方方面面,必须保证所有环节不出错。只要运营得当,利润率可观。

“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要想‘扬帆出海’,必须‘乘风破浪’!”重庆海关所属两路寸滩海关查检科科长黄卫说,他们及时介入企业出口流程,聚焦产品源头管控,促进企业加强原料、辅料追溯验收,推进火锅底料企业标准体系和认证认可体系建设,帮助企业解决出口难题。
同时,重庆海关的检验专家们还开展专项技术攻关,研究出检出限远低于国外标准的检测方法,定期对添加剂、重金属、菌落数等98项指标进行风险监测,致力推动重庆地域特色产品火锅底料持续开辟新市场、扩大出口规模。
“行业发展越来越好。”侯小康认为,此次出口增长还得益于重庆火锅全球知名度高,行业带动强。此外,在火锅底料出口过程中,还带动了文化交流,一些经销商还要求他们做出东南亚口味的火锅底料,一次国外消费者的好评传至国内,还掀起了购物“小高潮”。
“火锅绝对不是华人独宠。”在旧金山经营火锅馆多年的陈韵竹告诉记者,他们的顾客不仅有寻找家乡味的华人,也有不少外国人。此外,火锅行业也有不少外国人,如意大利人张卢卡,近年来就一直致力于将“中国麻辣”介绍给全世界。

“火锅走向世界,对于进一步打造重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提升重庆乃至川渝美食文化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重庆工商大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中心副研究员陈富永说,应抓住火锅走向世界的契机,做好做细做精做出品牌,用“无声胜有声”的美食、美味感染世界食客。
陈富永认为,火锅要走向世界,应注重自身特色与当地独有需求的结合,加强形式与内容的创新;应注重数量提升与品质把控的有机统一,发挥量与质的协同效应;应注重品牌与餐饮文化并重,用色与味、有形与无形丰富世界食客的味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