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微信小程序<重庆新闻网分享图制作工具>扫码
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璧山:“互联网+”让农业更有“科技范
2022年05月09日 17:06 来源:新华社

  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有利于充分发挥信息化对乡村振兴的驱动作用,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数字乡村建设不仅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行动,也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力抓手,更是释放数字红利、催生乡村发展内生动力的重要举措,它以数字化赋能开启了乡村振兴新模式,不断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让农业更有“科技范”。

图为璧山农业科技园区示范大棚。
图为璧山农业科技园区示范大棚。

  在当下信息变革的互联网时代,数字化赋能农村产业的新基建,让手机成为新的农具,让数据成为新的农资,让直播成为新的农活,也让农村、农民、农业搭上了互联网经济的时代快车。

  小山村通了“5G高速路”,坐在家里就把农活干了,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郭昌福的家在福禄镇红山村,村里有种植红橘的传统,因为没法使用大型机械,以往村民们只能用最传统的方式劳作,有时还会因为销路问题,导致果子成片烂在地里。

  如今,这些对郭昌福来说,早已不是难事。村里通了网,又建起了5G基站,打开手机,土壤湿度、施肥时间、自动浇水等选项和数据都能看到,网络订单消息也一览无余。

  农村网络设施建设,让郭昌福真正尝到了甜头。这不,马上就到了李子的丰收季,郭昌福家的李子可是出了名的甜,为啥?

  山坡上有小型气象站,风速传感器不停转动,果园里还来了机器人“管家”,可以移动采集温度、光照数据,实时控制水果的品质。正是有了这样标准化种植、精细化管理,小郭家的水果甜度提升了2到5度,收入也水涨船高。如今,手机成了农民手里的“新农具”,数据成了“新农资”,“直播带货”成了“新农活”,“订阅”“流量”“打卡”等网络词语对于农民来说已经不再陌生。

图为农技人员调试物联网环境检测设备。
图为农技人员调试物联网环境检测设备。

  如今,手机成了农民手里的“新农具”,数据成了“新农资”,“直播带货”成了“新农活”,“订阅”“流量”“打卡”等网络词语对于农民来说已经不再陌生。    

  这背后,是璧山区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动数字乡村建设持续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

  截至2021年底,璧山全区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达到97%,农业生产数字化总体水平达到28.5%。其中,大田种植信息化率10.74%,设施栽培信息化率16.55%,畜禽养殖信息化率56.56%,水产养殖信息化率23.42%,农产品网络零售率7.67%,年销售额达到3.2亿元。

  乡村通信设施不断完善,适应“三农”特点的信息终端、技术产品、App层出不穷,智慧农业、智慧物流等数字化转型,正为璧山乡村振兴、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大动力。

  鸡冠石智慧农贸市场,作为璧山区打造的民生实事项目之一,是璧山首家智慧农贸市场,在这里,拿着手机扫一扫,就可以了解农产品的产地、生长过程、加工流程等各种信息。

  该市场按照星级“农贸市场+超市”的装修标准,以展供销+互联网于一体,将农贸市场打造成“电子支付全追溯、网上交易全过程、信息数据全公开、信用等级全透明”的数字化农贸市场。

图为鸡冠石智慧农贸市场。
图为鸡冠石智慧农贸市场。

  早上9点,正是买菜的高峰期,人来人往的鸡冠石智慧农贸市场内,蔬菜、粮油、水果、海鲜水产、家禽肉等20余个区域划分明确、种类齐全、整洁有序。“农贸市场完全不一样了,设计更漂亮,环境也越来越好,手机支付、智慧称重都很方便。”在附近生活多年的吴女士谈起数字技术带来的便捷与良好的购物体验,赞不绝口。

  此外,农贸市场还特别设置了集成农产品检测、放心农贸触摸查询机等一系列“高大上”的智能设备。能清晰地展示每日菜价、实时交易情况、市场食品安全快检室、菜品农残检测信息、市场分类统计数据等信息,既保证顾客买得放心、吃得安心,又方便摊主精准把控市场和市民需求,有选择性进购畅销品种。

  无论是小郭家的“智慧果园”,还是鸡冠石智慧农贸市场,数字技术带来的巨大变革,正逐步改变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而这也是璧山在大力实施数字乡村建设,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的有益探索。

  按照规划,下一步,璧山将抓好“三农”大数据平台建设,重点推进“三农”大数据信息平台(第二期)建设工作,进一步整合农业农村系统现有监管和服务平台数据,建立农业自然资源、农村集体资产、农村宅基地、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数据库,建设智慧农业监测体系及全区农业主导产业数字“一张图”。(张洋)

【编辑:黄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