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微信小程序<重庆新闻网分享图制作工具>扫码
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郭家沱街道“两眼向下”赋能社会养老
2022年03月21日 13:36 来源:中新网重庆

  中新网重庆新闻3月21日电 (仲树昌 蔡婕)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近年来,重庆市江北区郭家沱街道面对全街道近40%的人口老龄化率问题,坚持“两眼向下”服务群众,积极探索养老服务新路径,融入多方力量推动社会托养、邻里助养、资源共养,越来越多的老人实现了在“家门口”幸福养老。

  康养结合 老年生活很安心

  走进郭家沱街道养老服务中心,老人们有的在大厅下棋,有的在阅读室看书,有的在医务人员的陪伴下话着家常散着步……

  “我的身体不太好,楼下就是医院,有医务人员的悉心照看,我住着很安心。”由于基础疾病较多,92岁的高龄老人冯骄英搬进了郭家沱街道养老服务中心,他也是住进这里的第一批老年人。

  “这里依山傍水,环境一流。”另一位入住居民张素芳说:“自从来了这里,我每天都乐呵呵的!不仅被照顾得很好,还认识了很多好朋友!”

  一谈起在养老服务中心生活的时光,老人们纷纷打开了话匣子,脸上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郭家沱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医护人员为老人剥橘子。蔡婕 摄
郭家沱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医护人员为老人剥橘子。蔡婕 摄

  据悉,郭家沱街道养老服务中心是江北区第一个“医养结合”式养老服务中心,以国药重庆望江医院为依托,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拥有1000平方米户外花园及120m2透明玻璃观景台,可同时容纳48人入住养老。

  “自养老服务中心投用以来,我们便不断向入住者征集建议,在设施完善、环境优化、服务提升等多个方面取得了新突破,投用一年多以来,我们的服务得到了入住老人的广泛认可!”郭家沱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除了养老服务中心,郭家沱街道还依托“以中心带站”的方式,建成了集医、养、护、教、游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琏珠社区养老服务站,大大提升了辖区的养老服务能力。如何让“社会养老”成为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幸福密码,郭家沱街道正在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创新给出答案。

  企业助老 定制服务很高效

  “叔叔孃孃,这是你们最喜欢的水果,我给你剥开哈!”

  “婆婆,今天天气很好,我推你出去晒一晒太阳吧!”

  ……

  阳春三月,中铁上海局重庆轨道交通四号线项目部的党员志愿者们再一次来到了养老服务中心看望生活不便的老人。看着熟悉的面孔,刘文惠老人难掩笑意:“他们经常来看我们,年轻人有活力又有爱心,我们感觉到很温暖。”

  给老人洗手穿衣、陪老人聊天散步、为老人整理房间衣物……这些暖心的生活片段几乎每天都在发生。

志愿者陪同老人活动锻炼。蔡婕 摄
志愿者陪同老人活动锻炼。蔡婕 摄

  中铁上海局重庆轨道交通四号线项目部负责人仁真强说:“企业是社会发展的细胞,理应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我们动员党员干部、志愿者参与到助老过程中来,希望在全社会树立尊老爱老的文明新风。”

  除了担任志愿者身体力行地参与到社会助老服务过程中,在郭家沱,更多的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也在通过其他方式积极承担着社会养老责任。

  “中午儿女都在单位吃,晚上回来吃一顿,我和老伴都是中午凑合吃。我们老两口是长期中午没营养,晚上又过剩,对我们的健康很不利。”家住黄泥新村的92岁老人林金庚向社区反映。

  为解决辖区老人的用餐难题,郭家沱街道以辖区养老服务中心为依托、养老服务站点为阵地、爱心餐饮企业为助力、“百姓衣橱”助老志愿者为力量,在辖区试运行“助餐”活动,获得了受助老人们的一致好评。

  “12元,2荤2素,很划算,吃完就可以在养老服务中心娱乐,这是天大的好事啊。”飞岚垭社区老年人陈正芳捧着手里热气腾腾的饭菜,眼睛里充满欢喜与满意。

  老年人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随着社会力量更具针对性地融入社会养老、助老,第一批智能健身器材入驻社区、开设老年人政务“一门受理”通道、经济实惠的饭菜直接送餐上门……这一条条“定制热线”悄然打通着社会养老事业里的“最后一公里”。

  “时间银行” 让“助老”变“享老”

  为了推动辖区志愿服务常态化开展,激励辖区志愿者投身社会公益活动,2017年以来,郭家沱街道探索出由街道成立爱心储蓄银行,居民、辖区企事业单位 、社会组织多方参与积分兑换的新型奖励分配模式。运行5年来,志愿者已经凭借获得的爱心积分在辖区200余家商铺兑换物资超百万元。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爱心储蓄银行也面临着新的社会需求。

养老服务中心内,入住老人友爱互动。蔡婕 摄
养老服务中心内,入住老人友爱互动。蔡婕 摄

  “小潘,我年纪大了,以后也可能会得到其他志愿者的帮助,我能不能把我的志愿服务时间存起来哟,以后在其他志愿者帮助我时做‘抵扣’?”近日,郭家沱街道最早一批的志愿者傅宗菊找到街道工作人员。

  新需求触发新思路。“把时间存起来”或许能成为新时代下增加社会服务供给、帮助老年群体安度晚年的新方式。按照这一理念,郭家沱街道在原有的“爱心储蓄银行”基础上,特别推出了“时间银行”兑换方式,志愿者可以通过志愿服务积累爱心服务时间,在有需要的时候兑换相应时长的爱心服务。

  “听说志愿服务时间可以累计了,我要多做志愿服务多存些时间,等我老了也能享受社会提供的爱心服务呢。”正在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排练的文艺志愿者路芳芳激动地说道。

  时间换商品、时间换爱心、时间换服务、时间换时间……居民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也实现了从“助老”向“享老”的完美蝶变。

  目前,郭家沱街道已初步形成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社会力量投资养老服务业的热情不断提高,养老服务质量不断提升。“让辖区居民不再为“养老”忧虑发愁,是我们一直坚持和努力的方向,我们将以更大决心更大力度为推进养老服务事业凝聚力量。”郭家沱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值班编辑:高思杨

【编辑:王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