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重庆新闻3月18日电题:民警热衷“洗剪吹” 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
作者:傅星辰 熊山衫 陈超
头发越剪越短,“言子”越记越多
2011年9月,24岁硕士研究生毕业的胡宗国从外地来渝从警。到岗第一站就是北碚区公安分局蔡家派出所,负责蔡家岗街道灯塔街社区。这一“站”,就是11年,蔡家成了他“第二故乡”。
不过,胡宗国遇到的第一道“难关”就是“语言关”。因为听不懂重庆话,还闹过不少笑话。怎么办?冥思苦想不得其法的胡宗国,却在一次理发时“开了窍”。
那天,辖区的理发店里人不少,胡宗国一边排队理发,一边听着大家聊天,各种重庆言子和邻里家长里短。胡宗国灵光一闪,这不正是一个学方言练听力的好地方,还能增进和居民的感情交流,实时掌握邻里信息和社区动向。
这下,思路打开了,胡宗国把理发室当成了学习室,硬性规定自己每个月必须来3次,每次都要与理发师傅及邻居闲聊,还扭着人们教会他常用的重庆言子和语境意思。不仅如此,胡宗国还把理发店变成了自己的“消息树”,随时掌握辖区社情民意和流动信息。
AI电话精准反“洗脑” 反诈知识入脑入心
近年来,蔡家岗街道也遇到不少电信诈骗案件。每次看到报案群众无助的眼神,就会让胡宗国暗下决心,一定要让电信诈骗案件在辖区“销声匿迹”。
在多年与电信诈骗犯罪分子的交锋中,他发现“洗脑”是电信诈骗中一种常用的手段,让受骗人放下心理防线,最终被骗。“既然对方通过‘洗脑’诈骗,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可以通过反‘洗脑’来反诈?”有了这个想法以后,胡宗国与当地电信部门合作,并与同事们共同编写了10余种“AI反诈机器人”的语音话术,针对近年来电信诈骗中刷单、交友、跑分等常见手法,一一进行了说明,并向投放人群教授反诈知识。
化作春风“吹” 散农民工心中阴霾
蔡家派出所辖区属于开发建设区域,辖区内工地多,各类劳资警情居高不下,由于不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在处理相关警情时,身为派出所警长的胡宗国也感觉相当无奈。“面对农民工兄弟们的求助,自己什么也做不了。只能一直安慰他们不要着急。”
胡宗国表示,为了搞清楚农民工劳务报酬结算问题,他主动报考建造师考试,了解开发商、总包、分包、劳务等承包关系以及工程结算的诸多专业问题。为了弄明白农民讨要工资的各种救济渠道,他主动学习建筑劳务领域务工人员法律援助指南,并联系人社局和住建委等相关部门了解具体流程。
从警11年来,胡宗国通过“剪”走进群众心里;“洗”守护群众“腰包”;“吹”驱散群众心中阴霾。这一套精湛的“洗剪吹”技术,辅以一片用心、一颗热心、一份细心,暖民心、解民忧、纾民困,成为辖区里远近闻名的“tony”老师,默默践行着一名人民警察的职责与使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