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重庆新闻1月15日电(记者 贾楠)距离重庆秀山县城40分钟车程的宋农镇凤凰寨,三红蜜柚遍布在大山的各个角落。近日,随着春节的临近,村民们脸上也洋溢起了笑容,他们的三红蜜柚通过网络电商销售走出大山,卖出了30余万斤。
村民们告诉记者,2021年,凤凰寨的三红蜜柚喜获丰收,产量多达50万斤,销路成了他们最焦心的事情。正当村民为三红蜜柚销路发愁时,连续参加了四届“农行杯”电商大赛的重庆巴谷鲜电商公司,和宋农镇的专业合作社签订了柚子订单。作为年销售超亿元的水果电商“达人”、秀山本地生鲜龙头电商企业,巴谷鲜的订单消散了凤凰寨村民头顶的乌云。“电商销售大赛期间,巴谷鲜的订单量是两万多单,销售额达到40余万元,这真是个好平台。”巴谷鲜总经理谭邦森介绍道。
秀山肥沃的土壤和充足的阳光也为脐橙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种出的脐橙个子特别大,肉质鲜嫩,口感很好。在雅江镇麻雀坡的村民王成刚看来,当初之所以选择在麻雀坡这个地方种植脐橙,就是看重了这个地方依山傍水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依托麻雀坡良好的地位位置和生态条件, 王成刚种植出一片纽荷尔脐橙果园。在 “农行杯”农产品直播带货大赛决赛前的产品宣介会上,王成刚向选手们详细介绍了麻雀坡脐橙的优势特点,自带网红产品光环的麻雀坡脐橙一下子就赢得了来自全国各地10组参加决赛带货主播们的“芳心”。在决赛中,王成刚种植的脐橙作为指定产品被选手们推上网络,飞出了大山。
“一单10斤,一下子卖2000多单,一天就卖了2万多斤脐橙,以前想都不敢想一天能够卖这么多。”让王成刚没有想到的是,整个大赛期间和之后的带动,为自己销售了5万多斤的脐橙。“搞农业最怕的就是没有销路,没有产量愁产量,有了产量愁销路,这下好了,有了电商,我现在只要做好一件事,就是把橙子管好,提升好品质就行了。”王成刚说道。
作为消费帮扶的一种模式创新,“农行杯”青年电商农产品销售大赛已逐步形成为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赛事。如何让比赛持续产生更大的影响和成效,中国农业银行一直在顶层设计上进行创新。
中国农业银行派驻秀山县政府挂职干部赵云鹏说:“2020年的电商大赛,我们在坚持电商农产品销售大赛的同时,还策划了电商营销推广创意赛、视频电商秀咖表演赛、电商产品打包大赛等赛事。2021年,我们聚焦农特产品销售这个主题,紧跟电商发展趋势,推出了农产品直播带货大赛,在赛事、赛程、赛制方面均进行了系统创新。”
在赛事配套和服务方面,此次比赛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据大赛组织方介绍,2021年“农行杯”青年电商大赛特别注重在人才培养、助推品牌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方面进行优化和创新,比赛前会组织参赛者进行线上线下的培训,帮助参赛者进一步了解电商知识,培养电商意识,也会在产品的品牌打造上安排专业人员进行指导,拍摄宣传视频进行预热,进一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知名度。
本次电商大赛得到了众多业内专家的肯定和认可。中国传媒大学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互联网信息研究院副院长曹三省表示,电商大赛为秀山乡村振兴全域视频电商注入了新的动能,全域视频电商需要人才的逐步建设,从人才培养、资源聚集、视频电商新模式的探索来看,是一个难得的实践。
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电子商务行业分院副院长李建华表示,本次大赛有力促进了秀山的人才振兴,通过大赛让更多的青年才俊参与到电商创业中来,为秀山电商的可持续发展夯实了人才基石;同时,也有力的促进了秀山的乡村产业振兴,大赛让电商的参赛者提升了品牌意识和互联网营销意识,能够更关注农产品供应链和产业链的现代化水平,必将助力秀山的农产品逐步向标准化、品牌化迈进。
作为“农行杯”农产品直播带货大赛决赛评委,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沈红兵点评说,大赛的成功举办,对秀山县域经济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是一次利用移动互联网直播技术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同时吸引更多的青年投身农业、投身农村,实现乡村振兴,成为推动三农发展的新农人。
“农行在秀山的定点帮扶实践持续在创新,电商大赛创新依然在路上。下一步,我们会继续履行好帮扶责任,在大赛的内涵、内容、手段、形式等方面进行创新,将电商大赛打造成为秀山更为靓丽的电商名片,通过比赛培养更多电商人才,打造区域化品牌,让大赛成为优质农产品生产、销售、品牌化的纽带,让更多‘藏在深山人不知’的优质农特产品乘着电商‘翅膀’飞出大山,赋能乡村振兴。”赵云鹏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