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微信小程序<重庆新闻网分享图制作工具>扫码
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巴山狼|贺家湾的篾匠
2021年08月17日 12:59 来源:中新网重庆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苏轼老先生说,无肉令人瘦,无竹让人俗。小时候的老家,家家户户都“门对千根竹”,为的不光是让生活添些雅致,主要是能让过日子更方便。有了房前屋后的竹林,吃饭的竹筷,装东西的竹篓,休闲坐的竹椅,夏天躺的竹凉席,收庄稼要用的箩筐,背猪草时的背篓,晒稻米时的簸箕等等,都不用去找别人家借。当然,这就离不开篾匠了。

  那时,老家有个贺家湾,贺家湾里有个家家户户都离不了的人,那人名叫啥早已经记不清了,只晓得逢人都叫他贺篾匠。

  记忆中的贺篾匠年纪不轻,四十多岁光景。他出门总背着个竹背篓,背篓当然是他自己手工编织的,但是每次看到他背着的背篓几乎都是新的,后来一问,贺篾匠的背篓,基本都是留在了请他做篾货的人家里了,而且都是作为添头儿送的。

  贺篾匠开始出门给各家各户做篾货了,就是农活已经比较闲的季节了。东家请他做一个簸箕,打一个筛子,西家约他织一挑箩筐,编一张竹席,有姑娘要出嫁的人家,更是早早的就到他家下了定金,要打造一整套新人出嫁时需要的竹艺品,竹篮、筲箕、筛子等,几乎每家每户都少不了要做一个装针线的小簸簸,陪伴出嫁的女儿,好像这样方能显得出初嫁女的小家碧玉。在嫁妆里配上各式各样的竹艺品,是要显得娘家人的大气和心细。

  有一年冬天,我们家里也请来了贺篾匠。连续几年稻谷丰收,父亲说,明年一定得添置两挑大箩筐,而且家里人口多,平时我们姊妹们都在学校读书,寒暑假回来了家里总是住得满满的,所以还要添置几张竹席以便增加床铺时用。母亲也安排说要一个很大的簸箕,好晒谷子麦子苞谷等等,还有那个筛米的筛子也要换成新的。这下可好,终于可以近距离地接触到,那个平日里只能在别人家门外打望一下的贺篾匠了。

  贺篾匠来了,一把锋利无比的篾刀,比木匠用的秀气得多的锯子,还有一把很宽很长的竹尺子,两把小铁片做成的据说是匀竹篾片的匀刀等等工具,满满的装在他背来的那个背篓里。

  开始编织各种东西之前,第一件事是砍竹子。那时每家人都有自家的竹林,而做各种不同的用具需要不同质地的竹子。选竹子是有讲究的,光是砍竹子就得花半天功夫,贺篾匠到底是行家,只见他拿着那把专门砍竹子用的刀,齐腰的位置敲每一根他可能要选中的竹子,听竹子的声音,很脆的就可以用了,如果那种墩墩的声音说明就是当年或者前一年的嫩竹子,这种竹子不劲道,差韧性,做箩筐是要不得的,做出来的箩筐挑不了东西。砍倒选好的竹子,然后削去竹的枝叶,背到主人家的地坝里,开始一截一截长短不一的裁锯。把每一根砍来的竹子锯完后,他才拿出那把划篾的刀,那刀在小时候我的眼里很神奇,只要那刀所到之处,竹子总能顺着他的想法划成宽窄不一、有厚有薄的各种篾片。

  开始划篾。裁锯下来的竹子长的两米左右,他把一头拿在手里,另外一头在地上,先把竹子划破成两块,然后把划开成半片的竹子再从中间划开,如此循环,直到竹片只有一厘米左右宽。这时开始把竹片由厚划薄,这道工序也叫划青篾、黄篾。竹子外面接触空气的绿色一面叫青篾,靠里的一面叫黄篾。两种不同的篾片各有不同的用处。青篾、黄篾起开之后,还要把篾片划细,最窄的只有两三毫米,最薄的不足半毫米。有的篾片划好了还要用匀刀匀一遍,备用。划篾看似简单,在贺篾匠手里轻巧容易,只见篾片翻飞,显得毫不费力。小时候的我曾经偷偷的试过划篾,那把在他手里听话的篾刀到了我的手里却变成了吃血的东西,我只好悄悄的放下篾刀,忍着痛自己不敢作声。可还是没有逃过贺篾匠的眼睛,他说,你把手拿出来我看看,是不是你的手又喂了我的篾刀额?哎呀,真是讨厌得很,你能划个篾片有什么了不起的嘛?虽然在心里不服气,但还是接受了他帮我把受伤的手指包扎起。

  所有需要的篾片准备好了之后,才开始编织。各种不同的篾片在他手里熟练的翻飞,很快就搭好了一个架子,这时还看不出他到底先要织什么东西。不到一个小时再看,一张凉席的图案开始呈现了。每编一两寸宽时,他都要用那把像尺子的宽竹片使劲把所有编好的竹片向里打紧,一片一片的竹篾片紧紧密密的编织在一起,就算是过几天竹篾片干了,也不会变得松松垮垮的。竹席在他的手里能编出各种图案,主人家要求什么样式,他都能满足,比如在竹席正中间编个双喜字,这是最简单不过的了,他还能编出牡丹、腊梅等各种花,甚至可以编一对鸳鸯在竹席上戏水。那些图案靠的是用各种不同层面篾片的颜色不同来体现的,比如一层青篾、二层青篾、一层黄篾、二层三层黄篾等等。编箩筐时需要的竹篾不是薄片,是约两毫米见方的那种篾条,有时是要用匀刀匀一遍的,这样的竹篾条编出来的箩筐既能装谷子也能装米,而且还耐用结实。在编织簸箕时需要几种不同的竹篾,一个一平米左右的簸箕,从准备材料到完工大约需要一天的功夫。各种不同的竹篾在贺篾匠的那双手里翻飞,看起很听话,偶尔有边上的人逞能想尝试,结局基本都跟我偷偷划篾片差不多,手指总是会被竹篾片划出大大小小的口子,或者一些比针尖还细的篾会亲热的钻进你手指里去。那时,总感觉贺篾匠的手很神奇,他的手总是能和那些竹篾相处得很和谐。

  请贺篾匠到家里来做篾货,是需要预约排队的。有时候需要在上半年就跟他打好招呼,还要先计划好要做哪些东西,这样他才在心里安排好时间,这家做完再到下一家,才好充分利用农闲的时间做完各家各户需要的东西。贺篾匠到家里做篾货不像有的匠人很讲究,吃要吃好的,还要当大人供起,要不就不给你把东西做巴适。他总是说,随便吃就是,管他哪样都可以。所以在那些物资匮乏的时代,不管哪家都能请得起贺篾匠,不管哪家的东西他都做得一样的巴巴适适,绝不会像村长支书家请木匠,吃得好了木匠做的东西总要比别人家的更精细。说来也怪,贺篾匠不管到哪家都能得到很不错的款待,这也是每家每户小孩子喜欢他的另外一个原因。他来做篾货了,家里的伙食肯定会改善,会比平时高几个档次,而且他做完一家离开时,主人家还会给他家里的孩子再捎带一些瓜子花生之类的,这些现如今稀松平常的零食,那时的小孩子也是难得经常吃到的,这时,贺篾匠总是慷慨的从衣兜里抓出来几把,分给跟随在他后面的小馋鬼们。一班小鬼也总会依依不舍的把贺篾匠送出老远老远。

  一般在一家做篾货,最少都要三几天才能完成预约的任务,所以贺篾匠还有样东西也是很受欢迎的。他不管在哪家,总能摆一些你没听过的龙门阵,或者唱几首时兴的歌,有时是女儿哭嫁的,有时是流行歌曲。他的龙门阵总是给人没有听过的感觉,好像天下大事他全知道,都归他统管一样,一个上午或者是下午,能让你的思绪在他的故事里逛得舒舒服服的,时间不知不觉就给打发了。而他的歌是分类别的,流行歌曲是那时远远近近的双卡录音机里面正流行得很,许多喜欢唱歌却没有条件买得起双卡录音机的年轻人,都会很乐意的抓住机会跟他学几首。如果是唱女儿哭嫁的歌,往往能让即将要出嫁的姑娘把哭嫁的泪水提前流淌,泪眼汪汪的母女俩坐在贺篾匠旁边,用泪水伴随着贺篾匠的歌,感激着贺篾匠给准备嫁妆。也有矜持一些的,母女俩就躲在厨房相拥而泣,还唯恐泪水淌出一点儿声音了,会被人笑话。

  一家的篾货做完临走结账时,差个一块、五角的他从来不计较,无论哪家想要他装工具的背篓,他也都会答应,你只要把他送到下一家,然后拿走背篓,他在下一家用节省出来的边角材料,再编一个背篓就是。有时候遇到哪家拿不出来工钱的,就暂时把账记起,有了再给他送去,甚至找个熟人带过去,这都不是问题。

  贺篾匠的手艺远近闻名,但是却没有人愿意跟着他做徒弟,包括他的两个儿子也是打死都不跟着他出门干篾货的。这一点让贺篾匠很是恼火,不过,在我看了电影《百鸟朝凤》,看到了里面焦三爷的结局,也就明白一点儿都不奇怪了。贺篾匠的手艺不是不好,但是在社会高速发展的现阶段,他的遭遇跟众多的民间艺人是一样一样的。无数民间精湛的技艺流传到现在,就算能保留下来,也只是在央视的记录频道里,或者在某些旅游景点外面的摊点上凑个热闹,如此而已。正恰似焦三爷喧嚣热闹却终成绝响的唢呐,之与新奇优雅却受人热捧的西洋乐。说这是一种较量也不为过,在喧嚣里要觅得文明,发展中能不失传统,应该才是我们眼前最大的一场较量。

  电影《百鸟朝凤》里的焦三爷说,他只是久旱的麦子,再大的雨对于他也没有用了。我想,许许多多的人都不想太多的民间高超的技艺成为那久旱的麦子吧。再想一想贺篾匠,他的竹编手艺,也终不会只是在电视台的记录栏目里流传,他的精美的竹编,也不会成为一种绝唱的收藏。

  如今,富足的生活,仍需要那些堪称工艺品的竹器来点缀。

 

  作者简介:巴山狼,本名王家魁。有诗文在《绿风》《诗选刊》《延河》《草原》《江河文学》《华西都市报》《重庆日报》《重庆晚报》等发表。著有诗集《昨夜下了一场雨》,散文集《遥望》。现居重庆。

【编辑:陈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