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微信小程序<重庆新闻网分享图制作工具>扫码
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南岸区警队里的“千里眼” ——记南岸区公安分局科技信息化科民警李春江
2021年07月30日 16:57 来源:中新网重庆

  中新网重庆新闻7月30日电 题:南岸区警队里的“千里眼”——记南岸区公安分局科技信息化科民警李春江

  中新网记者 贾楠

  山城七月,仲夏的炙热如期而至,夜幕下的南滨路,灯火璀璨。他,伫立在长嘉汇的高楼顶部,又结束了一天高空瞭望镜头的布建工作。他身体略显疲惫,却没有立即回家,脱掉满是汗渍的衣服洗个舒服的热水澡,而是平静地凝视着这座熟悉的城市。他叫李春江,南岸区公安分局科技信息化科民警。

图为民警李春江工作画面。南岸区警方供图
图为民警李春江工作画面。南岸区警方供图

  2004年,36岁的李春江转业到公安的第一站就是分局位于弹子石大石坝的老涂山派出所。当年,所里的接处警、纠纷调解都是使用笔记本手写,唯一的一台台式电脑在户籍室,还经常“扯拐”。胆大心细的李春江及时汇报,积极策动单位为每位民警配置了一台电脑,并放弃个人休息时间教大家使用办公软件,实现派出所办公从有纸化往无纸化的初步转变。后来,在分局刑侦系统上线运行后,李春江主动在网上下载制作笔录软件,手把手的教民警利用软件制作笔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李春江还随身带着一套特殊的单警装备:一顶遮阳的草帽、一双爬楼顶用的线手套、两三瓶补充水分流失的矿泉水、防暑的藿香正气液、预防毒虫叮咬药品。这套“单警装备”是他趟江水、钻丛林、爬高楼的必备利器。

  有一次他在江边草丛里踏勘点位时忽然觉得小腿钻心的疼,一跺脚,从裤腿里面掉出来一条六七厘米长的大蜈蚣,被蜈蚣咬的地方立马肿了起来,他在对伤口消毒的同时立即拿出绿药膏进行涂抹,所幸因处理及时并无大碍。除了饱受毒虫叮咬之痛外,他为了找一个理想的高空镜头点位爬楼顶时手被割伤,在太阳下晒过久脸被晒伤脱皮,中暑呕吐,这都是常态。

图为民警李春江工作画面。南岸区警方供图
图为民警李春江工作画面。南岸区警方供图

  十年间,这套特殊的单警装备,见证了南岸公安锐意进取,让科技惠及普通民众的改革壮举。十年间,分局镜头的种类从单一的标清扩展为全高清多功能多类别,在线率达到了99%。一个个镜头仿佛一个个“千里眼”,它们各显神通,不舍昼夜,为分局一线民警提供全方位全天候的立体支撑,为全区群众提供接续不断的守护。

  十年磨一剑,这既得益于国家科技的发展进步,也得益于李春江“不忘初心、秉持恒心”的坚守。每当谈起雪亮工程建设取得的成就,李春江都会如数家珍,全区5万多个镜头布点在哪里,取景角度如何,都烂熟于心。

  俗话说“辅车相依”,雪亮工程良好应用的前提,是建设好、运维好、管理好。正是凭借着敢打敢拼、难于克服困难的大无畏精神,李春江从镜头规划、管网开挖协调、镜头搭火取电、机房存储扩容、链路传输调试、应用系统建设等各方面都想在前干在前冲在前,不断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壁垒和困难高地,让南岸辖区多了一层隐形的守护,多了几分实实在在的安全。

  2021年,已经53岁的李春江,本可以稍微“轻松”下,但他在做好镜头建设管理的同时,仍然抽出时间了解新技术并虚心向年轻同志学习,积极参与科信领域其它工作。今年7月,李春江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这是对他以往工作的肯定,更是对他今后工作的激励。随着公安大数据智能化应用的不断推进和深化,李春江等科技信息化战线上的民警用辛劳和智慧在公安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应急通讯保障、信息中心数据机房运维、惠警便民的业务系统支撑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十六字总要求,为公安科技信息化事业不断贡献自己的力量。(完)

【编辑:周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