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微信小程序<重庆新闻网分享图制作工具>扫码
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一幢“工贸大厦”开创国内批发商业改革先河
2021年07月04日 08:38 来源:重庆日报

  “工贸车站到了,前往会展中心的乘客请在这里下车。”6月22日,阳光明媚,一台公交车驶入南岸工贸公交车站,站台上下车的乘客熙熙攘攘。

  “在重庆问10个市民,估计8个都知道工贸车站在哪里,但如果问工贸大厦,可能知道的人就不多了。”今年74岁的重庆市商业联合会原副会长柳松说。

  距离工贸车站200米远的工贸大厦,准确名称是“重庆工业品贸易中心”,这幢高103米的21层大楼,曾是重庆第一高楼。在上世纪80年代,重庆工业品贸易中心首开我国批发改革先河,是全国商业改革的风向标之一。

  “改革开放前,我国是由生产决定消费,老百姓的吃、穿、用等消费品都是按计划分配,‘卖难’‘难买’,是计划经济时期流通领域的一大问题。”柳松说,当时国内的工业品和农产品都是按一级批发、二级批发、三级批发、零售依序进行销售,商业企业只是分配机构,无权进行交易。这极大地阻碍了商品生产和流通。

  为改变僵化的流通方式,1983年8月,时任重庆市第一商业局局长的张文亭开始谋划成立工业品贸易中心。

  “那时重庆刚试行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不久,市里要求我们大胆闯出一条路子。”张文亭接到任务后,和同事们决定先从商业批发寻找突破口,利用朝天门商储公司的一间仓库进行试点。

  1984年1月10日,在那个仓库里,重庆成立了国内第一个工业品贸易中心。

  最初的工业品贸易中心,由重庆市第一商业局下属的7个工业品专业站(司)各自派员组成,共设立百货、针织服装、五金等7个交易厅,实行开放批发,由厂商、产销直接见面交易,打破了以前一、二、三级站的传统分配方式,这在当时计划经济体制下堪称一大创举。

  “我们当时的口号很响亮,‘批发全方位开放,人不分公私,地不分南北,谁都可以来买,谁都可以来卖’。”工业品贸易中心老职工彭子悟说。

  这种突破旧体制束缚的全新产销方式,让工业品贸易中心从创办之日起就受到企业极大欢迎。当时,四川染料厂、脱硫厂等企业,多次把最紧俏的商品拿到重庆工业品贸易中心进行优先选购,重庆油漆厂、重庆衬衫厂等都通过工业品贸易中心这一平台打开了销路。

  从1984年到1986年,重庆工业品贸易中心先后接纳全国28个省、市的4000多家工商企业前来设点,商品成交总额累计达10亿元,并组织全国性和地区性的商品交易会20多次,成交总额超过4亿元,常年经营商品多达3万多个。

  “每到展会期间,商家的摊位要从朝天门摆到东水门,那场面,火爆!”回忆当时盛况,彭子悟感慨地说。

  重庆的“工贸现象”,很快引来中央领导和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党政领导亲临考察,工业品贸易中心先后接待前来考察的中外代表团120多个、近3万人次,欧、美、日等多个境外报刊先后用专版推介重庆工业品贸易中心。

  在全国打响了名头,重庆工业品贸易中心扩容已是势在必行。很快,重庆市委、市政府就在南坪划拨一块土地,并在附近规划了酒店、公交站等配套设施,力图将该区域建成为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工业品贸易集散地。当时的国家商业部也非常支持该项目,不仅划拨资金还主持设计了交易场所。

  1985年底,规划面积3万平方米的工贸大厦破土动工。1988年,工贸大厦开业,重庆工业品贸易中心正式进驻。

  往后数年,工贸大厦不仅接纳了全国各地数以万计的工商企业进行商品交易,还举办过香港博览会、重庆对外经贸洽谈会、西南五省七方对外经贸洽谈会等国际性展览会,以及中华全国邮票展览会、全国医疗器械交易会、全国通讯产品交易会等数十个综合性商品交易会。

  岁月如梭,在2000年前后,随着陈家坪展览中心、南坪国际会展中心相继建成,工贸大厦的会展功能逐渐弱化。到2004年,重庆工业品贸易中心并入重庆商投集团,至此退出历史舞台。

  记者 夏元

【编辑:高吕艳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