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微信小程序<重庆新闻网分享图制作工具>扫码
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从治贫到致富:重庆黔江山乡五年巨变
2021年03月09日 17:26 来源:《中国新闻》报

  黔江区地处武陵山区腹地,位于重庆市东南部,素有“渝鄂咽喉”之称,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远山区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于一体。幅员面积2402平方公里,辖30个乡镇街道,户籍人口56万,少数民族人口占74.6%,土家苗汉共生共荣,拥有全市唯一民族博物馆、民族歌舞团,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气候具有随海拔高度变化的立体规律,是典型的山地气候。年均气温15.4℃,森林覆盖率达65%,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稳定保持在350天左右,成功申报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中国清新清凉峡谷城” “中国森林氧吧”“中国最具魅力宜居宜业宜游城市”等称号。

  近年来,黔江人凭借着“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黔江精神,谱写了一篇篇精准扶贫的新篇章。记者本月跟随“武陵山乡美·齐力奔小康——聚焦重庆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暨民族团结进步新风貌”主题采访活动走进黔江区,探访黔江山乡五年巨变。

  城市升级:描绘美好蓝图

  作为被国务院扶贫办在2018年列为全国首批“贫困县摘帽案例研究”的区县之一,黔江人民参与了脱贫攻坚战全过程,涌现出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获得者王贞六等大批先进典型,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中共黔江区委书记余长明接受专访时,用“翻天覆地”形容脱贫攻坚这五年来黔江的巨变。

  “这些年黔江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余长明说,2020年黔江的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1.45万元,较2014年增长84%,建卡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1.3余万元,较2014年增长171%。

  “基础设施建设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渝湘高铁重庆至黔江段加快建设,黔江机场航线增至15条,实现“一机场一普铁一动车两高速”;农村人畜饮水实现饮水保障、饮水安全“两个100%”;农村现存危房全部“动态清零”,住房安全率达100%;互联网物流体系基本建立,广播、电视、通讯等全覆盖;农村道路通畅率、村民小组通达率均达100%,且均为水泥路。“基本实现只要农民不下地,腿上不沾泥。”余长明如是说。

  产业发展上,建成亩产万元立体农业基地15万亩,优质桑园8.3万亩,蚕茧产量连续11年居重庆第一,连续13年获“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奖励,特色蔬菜基地26万亩,优质水果基地13万亩,获评“中国脆红李之乡“中国猕猴桃之乡”“中国蚕桑之乡”,基本形成“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格局,扶贫产业利益联结机制逐步建立完善,实现在家有产业发展意愿、有劳动力的贫困户产业覆盖率100%。5年成功创建1个5A级景区、6个4A级景区,年接待游客3000余万人次、旅游收入超160亿元,“开放旅游益贫机制”带动该区10多万群众吃上“旅游饭”,绿水青山变成源源不断的金山银山。

  “今年我们的常住人口预计会增至50万,人口还在回流。森林覆盖率达65%,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55天,成为近悦远来的宜居宜业热土。”余长明介绍,黔江区已建成渝东南唯有的2所高校、唯一的三甲医院和武陵山区最大的民营医院,在建西部医学中心渝东南副中心。中小学师资和乡村医生全面补齐,农村学校和卫生院(卫生室)全部达标,教育扶贫、健康扶贫、民政兜底扶贫全部得到保障,养老服务中心、农村文化室全覆盖,村村建有200平方米以上便民服务中心,重庆唯一易地扶贫李家溪集中安置点让贫困群众实现“五子登科”。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余长明表示,黔江坚持走生态优先型、城乡互动型、文旅融合型、辐射带动型、区域协同型高质量发展之路,深化“文景产城”融合发展,挖掘利用好“世界罕见、国内唯一”的城、峡、江、山融为一体的资源禀赋,实施峡谷景区“升级、融城、夜游”工程,高水平打造“中国峡谷城·武陵会客厅”,力争2025年城市规模实现“双30”目标。

  在余长明看来,下一步,黔江区将跑好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确保实现“3个100%、四个全保障”;从解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为重点转向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推动巩固脱贫成果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立足90公里一江两岸、31522试点示范、200亿山地农业,建设“一强二美三新”(产业强,环境美、生态美,面貌新、乡风新、服务新)幸福大美乡村。

  村庄新貌:下好乡村振兴“先手棋”

  从黔江城里驱车半小时,记者来到冯家街道寨子社区。这里新居成排、鸡犬相闻,一条条平坦的水泥路穿梭在白墙绿瓦间,阿蓬江碧绿如玉环绕在青山脚下,院坝里村民们趁着冬日暖阳,晾晒着农间地道的“美味”萝卜干。

  “自2018年启动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以来,寨子社区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五个方面推进建设。”冯家街道寨子社区驻村干部许波告诉记者,目前寨子社区正在创建重庆全市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将按照“农旅融合、城郊融合、城乡一体”的发展思路,努力建成渝东南民族地区城郊融合型乡村振兴示范标杆。

  产业振兴是下好乡村振兴的“先手棋”,为加快发展乡村产业,近年来寨子社区不断完善龙头企业与群众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龙头企业、产业大户、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等方式优先使用当地农民工,已促进农户增收1000余万元,社区建卡贫困户55户222人全部脱贫,极大的改善了脱贫户的生产生活条件。目前,寨子社区正集中打造立体示范园,扶贫产业园、生态观光园、创新创业园等产业融合发展格局。

  “如今,寨子社区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已投入4000余万元资金,注重建卡贫困户环境整治优先,让寨子社区美丽乡村形象全面展现,成为乡村旅游打卡点。”许波说,整治后的粟家大院乡村旅游接待能力达200人以上,农户可以通过创办农家乐,特色民宿,打造农特产品实现致富增收。

  古寨新气象:少数民族“活化石”带火好日子

  土家吊脚楼和田园农耕,土家山歌和西兰卡普……记者来到位于黔江区小南海镇新建村的土家十三寨时,土家特色吊脚楼错落有致地分布在青山峡谷之间。溪流之畔,十三座古寨如同土家千年文化的“活化石”般,演绎着13种土家风情,寨寨各不同。一条沿溪而建、干净整洁的柏油马路将其一一串联。

  在新建村驻村第一书记杨家祥眼中,这里曾有过另一番景象。他告诉记者,2015年以前新建村交通闭塞、饮水不便,当地村民前往县城,需要先坐船再走路翻越八面山,有的村民住房是用板夹溪里的石头和泥沙砌成。

  随着脱贫攻坚战的打响,新建村持续改善基础设施,累计投入超过1亿元(人民币)。46户C、D级危房被改造,景区境内6.3公里公路得到全面硬化。新建停车场、休闲广场10000余平方米,旅游厕所5座,乡村旅游自行车道10公里,范公祠、双生泉、山歌发源地等旅游景点。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同时,该村因地制宜发展以乡村旅游为主的产业扶贫模式,全面保护性修缮了十三个土家古村寨。并围绕“一寨一品”特色,深度挖掘十三寨吊脚楼民居、古村落、土家民俗等文化,打造民俗文化品牌、策划民族节庆活动、包装文旅产品。

  2017年8月,土家十三寨成功申创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先后获得“中国宜居村庄”“中国美丽乡村”“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国传统村落”“中国美丽乡村示范村”“重庆首个土家体育体验场”等称号,并建成全国首个土家族民俗生态博物馆——武陵山民俗生态博物馆。

  教育新特色:非遗特色进课堂 更“接地气”

  “土家铜铃舞”“千人葫芦丝”“咚咚喹”……记者走进黔江区民族小学,民族图腾、民族文化长廊等具有土家族、苗族传统特色的标志性建筑入门可见——“家斗吊脚、雕花门窗、飞檐尧翘角”,无不彰显民族文化环境特色;民族陶艺课程、民族课间操、民族器乐早已融入学校,走进课堂。

  “学校目前有3429名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占72%,以土家族、苗族为主。把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融入课堂是校园特色。”重庆黔江民族小学校长田景碧介绍,通过开展“唱一首民族歌”“跳一支民族舞”“会一项民族乐器”“参加一项民族体育活动”“穿一套民族服装”“上一节民族课”“开展一项民族节日活动”“建一个民族特色校园”的活动,将地方特色资源融入学生活动内容,积极培养学生浓厚的民族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课间操时间,孩子们在冬日的暖阳下,整齐划一,迈开步子,跟随民谣跳起融合少数民族特色的课间操,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在操场周围的墙上贴有少数民族文化图案,在少数民族文化长廊上,则挂有“蓑衣”“犁”“耒”“镰刀”等传统农耕器具。“将那些即将消失在我们生活中的农耕器具展示在孩子们面前,让他们更深刻的认识中国传统的农耕文化。”田景碧说。

  为了让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更“接地气”,黔江区民族小学在落实国家课程的同时,大胆开发地方资源,将“民族文化”融入语文、社会、数学等学科之中,鼓励教师编写校本教材和试题。

  据了解,近年来,黔江区依托非遗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实施非遗文化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活动,为少数民族学生搭建了多元化的教育成长平台,丰富了中小学生文化生活,既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民族文化,又使非遗技艺代代相传。

【编辑:黄麓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