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微信小程序<重庆新闻网分享图制作工具>扫码
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两江新区第四届“两江匠才”大赛决赛举行 120名技能高手同台竞技
2025-09-26 17:44:00 来源:中新网重庆

  中新网重庆新闻9月26日电 9月26日,两江新区第四届“两江匠才”大赛决赛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行,120名技能高手汇聚一堂、尽展绝活。

图为活动现场。两江新区社会保障局供图
图为活动现场。两江新区社会保障局供图

  重庆市人力社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苏静,两江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秦淑斌出席开幕式。

  秦淑斌表示,“两江匠才”大赛紧贴产业发展脉搏,不断优化赛事体系,提升专业水准,已经成为新区乃至重庆市技能人才展示精湛技艺、相互切磋学习、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舞台,希望广大参赛选手以本次大赛为契机,交流互鉴、切磋技艺,在提升个人技能水平的同时,增强职业认同感,以更加专注的工匠精神投入企业生产,创出“大国制造”两江品牌,为新区建设聚势赋能。

  据悉,本届大赛紧扣新区“33511”现代制造业产业集群、“5315”高端服务业产业体系,设置汽车维修工(新能源汽车方向)、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电工、快递员、互联网营销师、茶艺比拼6个竞赛项目,在往届汽车、电子等产业项目基础上,聚焦新兴产业、新就业形态群体,推动多领域技能人才成长成才。

  自7月正式启动以来,大赛吸引了来自长安汽车、长安福特、赛力斯、万国半导体等47家重点企业员工和生活、学习在新区的居民与学生,共296人报名参赛。

  同台竞技 技艺意志双考验

  决赛现场,选手们紧张专注,进行着一场场速度与专业、耐心与意志的考验。

  在汽车维修工(新能源方向)赛项中,选手们需在规定时间内,规范使用工量具和仪器设备,准确完成新能源汽车电控系统故障检修作业。

  “这主要考察运用控制逻辑和科学的诊断思维,要求选手熟悉车辆结构、熟练查阅维修资料和电路图,描述准确故障点,有效记录关键数据。”该赛项裁判张静介绍。

  机械安装、电气接线、程序编写与调试……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项目则需要选手完成系统硬件装调,电气系统优化及运行、系统联调等任务,全面考查参赛选手的职业综合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

  来自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的选手代旺坦言,该赛项各模块难度均不小,比如通讯上设置了很多“坑”,需要自己排查故障细节,“与优秀的选手同台竞技,进一步增长了阅历和见识,今后将进一步夯实专业基础知识,不断精进技术,为推动制造业创新发展注入一份力量。”他说。

  “来重庆玩的朋友,除了洪崖洞、观音桥,还可以来咱们美丽的明月湖……”在互联网营销师比赛现场,选手们正用亲切活泼的语气、精心设计的话术推介明月湖文旅产品,裁判们穿梭在赛场,神情专注,不时低头记录。

  “总结复盘环节的数据分析具有不小的挑战性,需要把控好时间。这次比赛认识了很多同行,建了群,后续我们还会多交流学习。”来自重庆市卫健委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的选手戴阳在赛后说道。

  经过7个多小时的激烈比拼,大赛最终评出个人一等奖6名、二等奖12名、三等奖18名、优秀奖18名,团体奖6个。特设“两江匠才之星”特别奖项,对综合能力突出的选手给予特别奖励。

  赛展结合 非遗传承风正劲

  为不断完善非遗保护传承实践、保护传承能力,加强区域产业协同、技能协作、资源互鉴,本届大赛特别邀请到两江新区、渝北区、江北区、北碚区8名技能大师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现场展示,共同弘扬巴渝历史文化。

  “轻刷纸面,让纹理显现,再沾墨轻轻拍打。”在重庆尚北金石传拓技艺展台,传承人郝亮正耐心指导观众体验拓印,他介绍,这项古老的技艺就像“时光复印机”,能让石头上的历史痕迹清晰地呈现在纸上,希望更多人能亲手体验这种与历史对话的奇妙感觉。

  一旁的艾氏麻编展台同样围满了人,色彩质朴、造型别致的工艺品引人注目。传承人艾祖力拿起材料向大家介绍:“麻线比较硬,编的时候手上用劲要均匀,不然成品容易歪。”许多观众在指导下亲手尝试,感受从平面到立体的编织乐趣。

  截至目前,两江新区共有技能人才12.7万人,高技能人才4.1万人,技能人才队伍总量稳步扩大,结构持续改善。

  “新区已形成以企业为主体、民办培训机构为依托、政府职能部门为保障的技能人才培养新格局。”两江新区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建设高技能人才队伍、培育“两江匠才”的工作永远在路上,将进一步弘扬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全力为人才成长成才、就业创业创造条件、搭建舞台、提供保障。

  江北区、渝北区、北碚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以及两江新区各部门、驻区单位、国有企业、职业培训学校相关负责人参加。(完)


【编辑:马佳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