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重庆新闻9月20日电 9月19日,首届智联电动车产业全球发展峰会在重庆两江新区举行。会上,长安民生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谢世康表示,抢抓机遇建设渝西出海基地,支撑渝西双循环物流服务生态,支撑渝西绿色智造产业集聚,构建渝西大物流大制造协同发展体系,机不可失,刻不容缓。
近年来,重庆市加快推进“渝车出海”,“重庆造”汽车不断走出国门,融入世界。重庆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重庆出口汽车47.7万辆,同比增长29.6%,覆盖全球六大洲。
在落实《重庆市智联电动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要求,规划构建智能电动车出海服务平台的过程中,有专家提出“提升大足站能级,融入新通道体系,打造渝西铁路物流枢纽,重点支持电摩出海、油摩出海、渝车出海,依靠大物流带动大制造,依靠大制造发展大物流,支持内陆开放综合枢纽建设”的建议,得到大足区委、区政府的重视。
长安民生物流作为国家汽车物流重点企业、西部地区最大的综合物流服务商,特别是渝车出海的重要力量,义不容辞地担起了抢抓全球发展机遇、建设渝西出海基地的重任。
谢世康认为,当前,重点发展铁路物流,建设渝西出海基地,是推动落实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的现实举措;是落实川渝党政联席会关于联合打造成渝主轴经济走廊,推动川东渝西高质量发展,打造渝西国际开放枢纽的重大实践;是渝西地区无缝衔接长江黄金水道、深度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便捷利用中欧班列,强化内循环、促进外循环,支持多式联运、支持多向出海的有力支撑;对加速构建渝西现代物流体系与产业体系、加速西部内陆经济融入全球经济,战略价值不可估量。
会上,谢世康提出共用“渝车出海”平台,即优化渝西铁路物流资源,以长安民生物流“渝车出海”平台为基础,创建能协同支持汽车、电摩、油摩及相关智能制造产业内外双循环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实现物流资源的最优化利用。
具体来说,要依靠内外物流通道,主要是依靠成渝铁路和重庆都市圈货运环线,构建起多向拓展、内外联动的11条铁路通道。
其中有个关键问题,在成渝铁路渝西沿线站点中,大足站有规模扩建空间,并具备建设开放型口岸型枢纽站的条件。经初步规划,可建成5条装卸线,年货运能力600万吨,能满足整列班列发到需求。需要抓紧协调成渝铁路改造工程正线接入大足站、重庆都市圈环线铁路规划直接进大足站,以建成双线交汇的枢纽站,融入新通道体系,打造渝西出海基地。
物流通道构建完成后,还需配套高效、专业的运营体系。
一方面,要依靠产业大脑,整合重庆海关“单一窗口”与重要出海港“原产地一站式服务”资源,打造具备动态路径规划、全流程实时监控功能的国际物流管理平台,覆盖国际物流全场景,提升运营效率与透明度。
另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一单到底”的运营模式,形成完整的服务链。企业在线下单后,系统自动匹配最近分拨点与最优运输方案,实现订单、运输、仓储、包装、结算全流程管理,降低客户物流风险,提升供应链稳定性。
谢世康提出建议,要加快开展渝西大物流体系规划。以渝西出海基地为支撑,发展密集铁路专用线网络,强化铁公水多式联运能力,构建覆盖渝西地区的大物流服务体系。
其次,要同步开展渝西大智造基地规划。发挥渝西产业基础和发展空间优势,面向未来,选择性地发展智能制造产业,打造一批有重庆特色的大制造产业基地。他希望市有关部门抓紧研究论证,将建设渝西出海基地、实施“同行计划”、构建大物流大制造协同发展体系纳入重庆“十五五”规划重点支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