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微信小程序<重庆新闻网分享图制作工具>扫码
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重庆荣昌:阵地为基 凝聚众心 绘就基层统战新图景
2025-09-19 18:24:26 来源:中新网重庆

  中新网重庆新闻9月19日电 题:重庆荣昌:阵地为基 凝聚众心 绘就基层统战新图景

  作者 苏莎

  近日,在荣昌区侨胞之家的陶艺工坊里,一群台胞正专注地体验荣昌陶制作技艺,指尖的泥土在旋转中塑形,两岸同胞的情感在非遗体验中悄然升温。近年来,荣昌区聚焦“需求为基、使用为要、共识为魂”理念,构建起覆盖广泛、功能多元的统战阵地体系,通过精准化服务、机制化运营、情感化引领,让统战阵地成为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强磁场”。

  精准锚定需求:打造“一阵地一特色”服务矩阵

  荣昌区紧扣不同统战群体特点,量身定制阵地功能,形成分类清晰、特色鲜明的服务网络。

  “我在海外长大,之前刷到夏布扎染的视频总觉得隔着屏幕‘没实感’,今天有幸亲手做,摸到夏布粗粗的纹理特别有韧劲,当靛蓝染料晕开时,就像把家乡的天空‘印’在了布上!中国非遗很神奇!”依托重庆市对台交流基地、侨胞之家、同心公园等十余个涉台阵地,荣昌区开展陶艺体验、夏布体验、民俗体验等活动35场,接待台胞侨胞及社会各界人士3000余名,让文化认同成为增进同胞情谊的纽带。

  “以前我们院坝坑坑洼洼的乱糟糟的,现在环境好了,还变漂亮了。”盘龙镇大成村少数民族村民介绍到。这是盘龙镇政府整合50万元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实施人居环境改造,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小院的结果。在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小院的过程中,通过“环境整治+文化浸润”双措并举的方式,让小院成为民族团结的“连心桥”。目前,该阵地已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16场,参与群众2100人次。

  激活使用效能:构建“线上+线下”联动机制

  “以前找政策、办事情要跑多个部门,现在通过企业之家这个平台,很快就能得到协调解决。”重庆江驰物流装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的感慨道出了阵地效能提升带来的变化。荣昌区通过机制创新打破“重建设轻使用”瓶颈,推动统战阵地从“静态空间”变为“动态平台”。

  广顺街道创新实施“双‘十百千万’”工程,全年开展“同心讲堂”及企业政策宣讲10余场次,覆盖3000余人次;70个“统战小院”累计举办活动超1000场次,浸润群众近万人,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服务网络。区台办建立“线上+线下”服务模式,通过“荣昌区台商联谊会”微信群实时推送政策、解答疑问,线下阵地配套文化墙、活动室等功能区,实现“需求在线提、服务马上办”的高效衔接。

  跨区域资源整合让阵地效能持续放大。依托川南渝西统一战线双圈同心合作联盟平台,荣昌区与四川自贡、泸州等五市及重庆江津、永川等七区统战系统深化协作,跨区域开展对接活动,推动产业协同、资源共享,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统战力量。

  深化思想引领:凝聚“同心同行”强大合力

  “通过‘侨心向党’研学活动,我深刻感受到家乡发展的活力,更坚定了参与家乡建设的决心。”参与荣昌陶博物馆研学的侨胞王先生感慨道。荣昌区将思想引领融入阵地活动各环节,让共识凝聚更有温度、更接地气。

  “民主党派前辈在革命、建设时期始终与党肝胆相照、共担使命,他们的行动让我读懂‘同心’,也让我这年轻党外人士更坚定‘跟党走’的政治认同。”“以前觉得‘政治认同’抽象,直到学思课堂懂了党治国理政的方向,统战活动见了大家同向发力的模样,才明白这认同是信赖,更是我要践行的追随。”借助统战之家、党外人士之家、企业之家等阵地,荣昌区统一战线举办统战人讲统战故事、学思课堂、读书分享等活动26场次,通过“理论学习+交流分享”方式,进一步增强了统一战线成员的政治认同。

  思想共识转化为发展动能。2025年,荣昌区统战成员围绕乡村振兴撰写调研报告、建言献策133篇,“同心相伴·荣盟之春”和“同心互助”助学活动,累计资助学生102名,提供助学金88.8万元。同心同行、健康荣昌、科技助农、网络公益等6个专业化服务团队,为群众提供专业化社会服务。

  从非遗阵地到乡村统战小院,从企业服务平台到跨区域协作联盟,荣昌区以阵地建设为抓手,不断夯实统战工作基层基础。下一步,荣昌区将持续深化“需求为基、使用为要、共识为魂”的实践路径,探索打造智慧统战阵地,推动跨区域阵地联动升级,让统战阵地成为服务高质量发展、促进基层治理的“活力源泉”。(完)

【编辑:罗永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