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重庆新闻9月13日电(马佳欣)12日,记者从中共重庆市万州区委六届七次全会精神解读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万州正锚定建设全市重要城市副中心的定位方位,高水平打造创新之城、宜居之城、美丽之城、韧性之城、文明之城、智慧之城,以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支撑全市重要城市副中心建设“三年成势、五年成形、十年成城”,具体要实现“六个新提升”。

根据规划,到2027年,万州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实现重大提升,城市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体制机制基本建立,产业引领、科技策源、枢纽门户、服务供给、城市承载功能明显提升,地区生产总值达1500亿元,建成区面积达120平方公里,全区常住人口达160万人。
到2030年,万州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全域数智化治理格局系统构建,城市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良性互动格局基本形成,地区生产总值达1800亿元,建成区面积达127平方公里,全区常住人口达165万人,经济引领力、要素集聚力、区域辐射力显著增强。
到2035年,万州基本建成现代化人民城市,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城市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迈向“双两百”大城市能级,成为引领三峡库区、带动川渝东北、支撑全市域、辐射周边省市的强劲动力源。
具体而言,“六个新提升”将全面塑造万州城市发展新形态。
在全面建设开放融合富有活力的创新城市上,万州正强化创新策源、枢纽、服务三大功能。聚焦铜铝产业、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及三峡库区古红桔、长江鱼等特色资源,对接高端科创资源,依托经开区和在万高校建设特色创新平台,力争2027年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2.4%、市级以上创新平台达67家;探索“科创飞地”模式,完善科技成果线上共享平台,深化川渝东北协同创新,计划汇聚1100名区域共享专家、联合攻关50项技术;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行动,提质环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2027年力争全社会研发人员达4800人、年技术合同成交额达29亿元。
建设舒适便利普惠可及的宜居城市,万州从交通、生活空间多维度发力。交通上,年底竣工南北滨江路延伸段,构建长江二桥至四桥沿江环线,完善高铁枢纽、高峰工业园等配套道路,同时打通金石东路至双河口等“瓶颈路”,建设过街天桥破解人车混行难题;生活空间方面,推进北滨公园等区域整治,升级滨江绿道与夜景,打造“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新增“口袋公园”及健身设施。
打造绿色低碳整体大美的美丽城市,万州以生态整治为基础,推进北滨公园、万一中至驸马片区库岸及消落带综合整治,延展滨江绿道与慢行系统,提升环湖夜景品质;扩大公园绿化服务半径,通过“口袋公园”建设让市民“推门见景”;统筹“水电气讯路桥隧”等基础设施绿色升级,坚守生态底线。
建设安全可靠敏捷高效的韧性城市,万州开展城市生命线整治工程,升级“水电气讯”等管网;构建“空天地一体”感知体系,在地质灾害点、人员密集场所部署智能设备,实现管网老化等风险实时预警;依托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推动公安、消防等部门合署办公,提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效率。
在建设崇德向善文化繁荣的文明城市方面,万州结合“创文”工作,持续开展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等区域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进一步强化户外广告和店招门牌管理,深化“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实。
建设党建统领整体智治的智慧城市,万州正夯实数字底座,在车站、地质灾害点等区域部署智能感知设备,推动地下水电气讯等管网数字化、可视化;建强城市“智慧大脑”,全量汇聚“人、地、物、房、事”等要素,推动多部门合署办公;推出AI+政务服务、智慧交通、智慧防汛等应用,让城市治理更高效、服务更精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