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重庆新闻9月8日电(任宗良)9月5日至8日,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在重庆国博中心开幕。重庆邮电大学聚焦“人工智能+”“工业物联网”“智慧健康”等领域共计展出22项科研成果,充分体现了学校在科学研究、产教融合等方面的强劲动能。

据介绍,本次学校展出的多项科研成果包含低空无人机智能服务平台、AI+数字孪生+低空全域感知、MakeUp:人脸图像的可控生成系统、全球首套基于AUTBUS工业实时宽带总线、IT与OT融合的时间敏感网络核心产品的实验验证系统、眼健康管理综合平台、视力训练仪、基于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技术的新一代安防产品、无人巡检机器人无线充电平台、基于OPC UA的异构网络协议适配与工业信息共享平台、个性化健康管理系统等。其中,大型实物展出包括智能助教机器人、输电塔巡检机器人、AI赋能的超级电容脉冲电磁弹射装置等。
值得一提的是,重庆邮电大学空间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重邮空间通信研究院”)携其前沿创新成果——Ai智能助教机器人重磅亮相。此举不仅精准切入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时代脉搏,更以实际行动助力重庆教育数字化转型,为智慧教育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注入强劲动能,成为本届博览会聚焦教育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风向标”。

重庆邮电大学空间通信研究院响应国家人工智能+的政策,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教育”的应用场景新范式。通过多年研发的“人工智能+教育”创新产品--人工智能助教机器人,以OCR、算法比对,图像处理、机器学习、文字处理等技术为基础,将人工智能能力和数据管理分析相结合,成功推出作业智能批改、学情变化跟踪、个性化智慧作业、校本题库、家校联动、考试阅卷等核心功能,精密融入到学校教学各个环节,实现了学生、教师、作业数据的有效采集、高效分析和充分应用,帮助学校在数智化升级道路上跨出减负提质增效的一大步,真正实现了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的完整闭环。
截至目前为止,该产品已经在江浙沪400多所学校开展了试点,学科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等,有效推动教育行业“人工智能+教育”实践应用。
近年来,学校大力实施“世界一流学科攀登计划”,全面开展“南山科研强基工程”,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积极探索AI赋能综合应用场景新模式,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推动重大科研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重大项目突破,持续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为新重庆建设贡献力量。(完)